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搭伴读书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过去从吃饱饭开始

重生过去从吃饱饭开始

春天里的暖阳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大热天,一瓶冰可乐让一个为了生活奋斗的青年回到了六十年代初,并且重生到了小时候夭折的三爷爷身上,在为吃饱饭而发愁的年代,开始了他的开挂人生。

主角:   更新:2022-11-14 23:2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过去从吃饱饭开始》,由网络作家“春天里的暖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热天,一瓶冰可乐让一个为了生活奋斗的青年回到了六十年代初,并且重生到了小时候夭折的三爷爷身上,在为吃饱饭而发愁的年代,开始了他的开挂人生。

《重生过去从吃饱饭开始》精彩片段

李文骑着破旧的电三轮“疾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说是疾驰,其实是对破旧三轮的褒奖,因为它最多跑二十五码。

李文今年二十八岁,是一位实体从事者“食品批发商”。

随着交通的发达,信息的透明以及电商的崛起、传统的实体行业越来越难熬。更何况他这种中间商赚差价。

小时候城里的批发街道只剩下寥寥几家。而李文为了节省门市费用,特意租了一处城外的民宅。

这样既可以当库房,又可以住人,节省了一大笔费用。

现在的实体行业,如果想要生存下去,必须跟紧社会步伐,努力提升服务,才能够生存下去。

李文专科毕业后在大城市待了几年。曾经的毕业即发财,走向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的伟大梦想,在毕业即失业的现实下成了幻想;幻想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输给了现实。

跑过外卖、摆过地摊,在工地搬过砖,进厂打过螺丝,也做过电商、卖过车,办过信用卡。很多大众行业都存在过他的身影。

几年的工作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文感觉自己越来越难以融入长安这座大都市。城市的快速发展让他感到陌生和排斥。

真是居大城市大不易啊!

前年李文过年回家,在家里亲戚的介绍下,接触现在的零售行业。

了解一段时间后,李文感觉批发虽然辛苦,但是胜在稳定。毕竟他年龄也不小了。

接着李文从大城市狼狈地逃回了生他养他的小县城。在父母的支持下,盘下了这个小小的批发部,改名“时光商贸”。

也许是心里的那丝倔强和期盼吧,希望时光批发部,成长为商贸大公司。

一转眼两年过去了。虽然辛苦,但是也买了人生的第一辆小汽车,人生的路向前也算是迈了一大步。

每次看到门口的那辆车子时,李文内心也难免掀起涟漪。毕竟找老婆得有坐骑啊!面子工程得先搞起来。

“这天真他娘的热啊!”

李文看了看远处热气蒸腾的柏油马路骂道。

在北方,夏季炎热无比。不是南方的湿热,而是那种冒烟的火热。

中午的大太阳晒在柏油路上,升腾起阵阵热浪,远远望去空气都发生了扭曲。

李文估计柏油路面上气温能达到近70℃。

太阳太毒了,烤得脸上发烫。李文热的不停擦拭着汗水,不让汗水流进眼睛了,那样蛰得慌。

在红绿灯路口停下车,李文喝了一口水。搓了搓发烫的脸,擦了一下额头的汗水,心里咒骂着鬼天气。

因为夏季气候过于炎热,李文平时在早晨和下午送货,以躲过中午的高温。但是今天刚好有个客户让中午给送个加急。

李文心里不想去,但是没办法。现在生意不好做,服务第一嘛!

扔下吃了一半的面条。李文急匆匆地装好货,骑上心爱的破三轮急忙赶了出去。

可刚到客户店铺门口,李文一看铁将军把门,瞬间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哥,我给你把货送门口了,你咋打洋着啊!”李文尽量平复语气打电话说道。

“我刚好有点急事出去了。等了你十几分钟,你都没来。等不及了你下午送吧!”电话那头传来客户不咸不淡的声音。

“你这送货服务太慢了不行,下午准时给我送来。”电话那头的客户临挂断还给李文吩咐着。

“我靠!你点个外卖也得一个小时啊。”李文心里爆粗口骂道。

尽管李文心里把那个客户痛骂了无数遍。但嘴里仍笑着说道:“哥有事您先忙,我刚好顺路而已,您没在就先算了。下午再给您送哈。”

炎炎夏日,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李文体重165斤,本来就有点小胖,此时热的是大汗直流,裤衩都湿透了。

骑着车回到库房,看着早已坨成一团的面条,气得瞬间没了胃口。

“唉!”

“这一天都干的啥事吗,净回了好话了。这两年真的是把一辈子的孙子都当了。”李文叹了一口气。

李文心里感慨小生意人的不容易,顺手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冰冻的红茶一口气喝完!

“爽!”

“冰森森,发明冰箱的人我敬您。”李文扔掉空瓶子打了一个嗝,大声喊道。

喝完冰红茶,李文感觉还是不解渴,又一口气闷了一大瓶冰阔乐。彻底解渴,李文这才坐了下来。

突然,胸口感到一阵气短,接着肚子开始剧烈疼痛。

李文暗道:“不好!”

他意识到自己在暴热过后饮用冰水起了反应。接着向后跌倒失去了意识。

“不好了,不好了!文子哥睡倒在地里了。”

在地头玩泥巴的几个小萝卜头看到有一个人躺在麦茬子上。朝着正在干活的大人们大喊着。

夏天人都穿得单薄,又是农忙,男人都是光着膀子在地里干活。

农村的孩子都知道,割了麦子的麦茬子特别的硬。一不小心把手都能划破,光着膀子睡在上面,还不得把后背戳个稀巴烂。

附近干活的庄稼人,看有人躺在地里,知道坏事了。扔下手里的镰刀工具,纷纷跑了过来。

“啊,谁打我脸!”

李文迷迷糊糊地感觉有人打他耳光。脸上剧痛,心里大声喊道。

刚想喊出声,顿时感觉浑身无力。此时喉喽嘴唇发干、口腔发粘、后背还刺痛不已,脑袋还晕晕乎乎的。

李文迷糊着睁开眼睛,看见一个光着膀子,身上油光油亮的中年人正扬起乌黑的手准备打他耳光。

李文下意识地急忙用手阻挡,但是感觉浑身无力,抬不起手来。接着就被一巴掌打得又晕了过去。

“文子,文子!你可不敢吓唬爸啊!”父亲李德佑焦急地喊着。

此时男人已经吓得六神无主了,只顾的用土办法打李文耳光,试图打醒李文。

“五爷,五爷!刚才文子哥眼睛都睁开了,都张嘴了,可是又被你打晕过去了。”一旁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小萝卜头开口道。

“我也看到了,我也看到了,文子哥刚才手指都动了一下。”旁边的其他小萝卜头也跟着嚷嚷道。

“爸,你赶紧把小弟背回去凉一凉,他这应该是中暑了。我去喊三爷给文子看看。”这时从地里赶来的李文的大哥李武急忙喊道。

李德佑一听这才缓过神来,急忙背起李文就往家里跑。

此时正是一年夏收农忙时,满地都是人。

李德佑一路奔跑,地里看见的乡亲都大声喊道:“老五,你急急忙忙地背着文子干啥去,娃咋了?”纷纷关心问道。

李德佑边跑叹道:“娃中午收麦子好像中暑了,不说了你们忙。”接着埋头往回赶。

“好我的老五哥啊!娃才十三,还小着呢,你大中午就让娃割麦挣工分?”隔壁的族亲老九说道。

“小娃不像咱们皮糙肉厚的习惯了,不怕晒。再说今年这鬼天气也太热了,我都快扛不住了,更何况娃呢。”隔壁自家老九李德才叫道。

(自家:同姓中一般除了三代嫡亲关系又在五代亲属关系内的同族亲属的称呼)

“五哥我来给你搭个手,赶紧把娃背回去。”李德才扔下手里的镰刀,扶着李德佑背上的李文说道。

“这不是前几天文子刚初中毕业吗。我寻思着娃也大了,这会儿正是农忙,割麦子可以帮家里多挣点工分。”李德佑叹了一口气说道。(五十年代小学四年制,初中三年,六岁读书不过分,大家不要喷了)

两人一边小跑着,老九李德才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干瘦的膀子被汗水浸得油亮油亮的。

“这几年日子实在是不知道咋过了。一大家子吃了上顿没下顿,天天饿着肚子,就这,还得拼死拼活地干。”

“咱大人还能扛住,这些小娃正是长才子,(长个头的时候)肯定扛不住啊。”一路上,李德才不停地抱怨着。

“妈,二妈在屋里么?”两人进门后大声喊着。

“喊啥喊,都那么大的人了,一天还不稳重。”一个老太太从门内缓缓走了出来呵斥道。

“哎呀!德佑,德才,文娃子这是咋了?”老太太看到李德佑背上的李文吓得大声喝问道。

“妈,文子好像中暑了。你赶紧打盆凉水我给娃敷一下,这鬼天气太热了。”李德佑急忙解释道。

“我赶紧打水去,德才你也赶紧去叫你俊升达去。”郭秀云急忙喊道。(达:叔的称呼)

“小武已经叫我三达(叔)去了。”李德佑看见准备起身李德才说道。

一阵凉爽,李文醒了过来,缓缓睁开眼睛。顿时头痛欲裂,一股记忆涌进脑海,嗓子也要冒烟似的,后背还火辣辣的疼。

李文嘴里粘得很,无力地喊道:“我要喝水。”

正用酒精给李文擦拭身上的大夫见到李文清醒了,这才松了口气。

“二嫂你给娃端凉开水去,娃醒了,问题不大。”村里的赤脚大夫李俊升笑着说道。

“好!文娃子你稍等,婆给你端水去。”老太太急匆匆地朝厨房走去,边走还边说可怜我娃受罪了。

“咕咚,咕咚,咕咚!”

喝了满满一大茶缸凉开水,李文顿时感觉自己活过来了。

睁开眼睛,李文盯着头顶一排排胳膊粗细黑乎乎的房梁。当看到房子里满满的站的坐的人,李文还一时接受不了。

揉了揉晕乎乎脑袋说道:“婆,我没事了,就是头还有点晕想睡一会。”

这时三爷李俊升笑着道:“二嫂咱们都出去吧,屋里人多了比较闷热!让娃睡一觉,凉下来就没事了。”

“文子,你好好歇着,我们先出去了啊。”奶奶郭秀云小声道。

李文闭着眼点了点头,哗哗,一屋子大小人都拥着出了房门。

“二嫂,这几天太热,如果有绿豆。你熬点绿豆汤放井里,平时让家里孩子都喝点,清热防暑。”来到院子里,李俊升大夫嘱咐道。

在电冰箱没有普及的年代,自家院子里的水井就是农村人的天然冰箱。

李文听到外面众人的说话声陷入了沉思。

从原主的记忆中得知,自己竟然回到六一年老家,而且荒唐的成了爷爷故事里早逝的,自己爷爷的三弟。

小时候李文,经常听爷爷讲述过去的事情。他原来还有个三弟很聪明,不过十几岁时在地里干活中暑热死了。

闭着眼睛接受了自己便宜三爷的记忆,李文脸色也变得从容了起来。

自己这起码回到了自己的老家里,没有重生到别的人家里,算是好的了。

原身三爷爷也叫李文,今年十三岁,在家里的排行老三。

上面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这一大家子可真是人丁兴旺啊!


迷迷糊糊又睡了一会,李文终于清醒,开始打量起屋子来。

房顶是一排胳膊粗的杂木横梁,四周的围墙是用泥土胚做的,还用泥水磨得光光的,看起来比较干净。

地上也是土的,不过踩得比较瓷实。整个屋子里不见一块砖头,更别说地砖了。

房间只有一张横柜和炕上的木头箱子,房间很空旷也很是简陋。甚至比自己小时候在爷爷家住的老屋还要破旧。

“唉!”

观察了一会四周,回过神的李文这才深深叹了一口气。

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应该悲伤,李文只感觉自己对不住前世的父母,二老为他操心太多了。而他对二老的回报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越想越烦,李文拍了拍脑门自语道:“算了,好歹还是回到了自己家,以后对家里长辈好点,也算是弥补对前世的亏欠吧。”

记忆里今年是六一年,李文刚初中学毕业。今年也刚好是灾荒最后一年,这几年很难熬。

自从年初生产队因为没粮食解散了大食堂回归个人家庭。家里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很是难过。

李文家里是劳动力少,但是吃饭的却多。

家里没有分家,他们家孩子姊妹五个,叔叔家孩子也是姊妹五人。十个孩子加上父母和老太太一共十五口。

平日里一家人每顿光煮饭就得直径六十公分的大锅一整锅。就这,还得壮劳力喝稠的小孩喝稀的。

在这个年代,农村壮劳力可不敢饿着。不然上工时没劲要被扣工分的。

而且农活太重,一旦家里顶梁柱累出毛病,那这个家就天塌了。

去年邻村一家男人看孩子饿得直叫喊。心疼的把自己的一份饭给了孩子,自己吃稀的。

男的心思是好的,可是因为连饿带累把自己熬没了,最后家里就剩媳妇带着四个孩子。

饿得没办法的媳妇就带着孩子们挖野菜吃树皮,最后吃观音土活活撑死了三个。

也不是说村里人不帮助他们。都是亲亲的乡党,要不是公社和村里人,最后一个孩子也保不住。

人心虽然是肉长的,但也是自私的。这年月闹灾荒,自己家吃不饱救不活,没人敢也不敢收留别家,尤其是没有劳动力的娃娃。

正查看着记忆,李文肚子咕咕叫了起来,接着一阵反酸。

李文记得从昨天晚上到今天早上,也只有上工时喝了一点麸皮野菜玉米粥还有一个窝窝头。

因为吃不饱没有营养,李文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早上还没到地头就已经消化得差不多了,在大太阳底下又干了一中午。又饿又渴又累,不中暑才怪。

这会儿还没有到吃饭时间也没啥吃的东西,只能喝点水垫一垫肚子了。

李文刚想起来倒水,可是四肢乏力使不上劲,只得朝外面喊道:“婆,你再给我倒点水吧!我实在是没劲了。”

“哎!文子娃,婆这就来。”

不大一会儿,老太太就端着一大陶碗凉白开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文娃子给你,赶紧多喝点降降暑。婆给你放了点蜂蜜,可甜了,今晌午婆给你做点好吃的,给我娃补补。”老太太笑着说道。

看着对自己关心呵护的奶奶,李文感觉到内心十分温暖。

“好嘞!婆还是您疼我。昨晚没吃饱早上只是吃了一点窝窝头,我实在是太饿了才中暑的。”李文摸了摸肚皮笑着道。

看着干瘦的孙子,奶奶郭秀云心疼不已,长叹了一口气。

“唉!”

“文娃子你先睡一会,婆给咱做饭去,今晌午让我娃吃饱。”

看着小脚的奶奶急匆匆向外面走去,李文心里一阵感动。

喝了几大口甜甜的蜂蜜水,李文感觉饿意稍减,心里也变得甜滋滋的。

李文从记忆里知道,这蜂蜜可是奶奶的宝贝,平日里从不让人动。

这些蜂蜜总共也就不到二两。那是招待客人用的,平时谁用筷子偷吃一点都得挨骂!

李文想了想,心里又不免感到好笑。以前的自己因为有点小胖整天琢磨着减肥。

办健身卡,吃减肥餐,一天想着法子节食饿肚子。可现在直接变皮包骨头成了真正的饿肚子。

李文不由得怀念起自己做食品批发的时光了。

那时候自己满库房的小吃饮料,自己也从没有慌过。

要是自己的食品库房跟来该多好,想着想着李文便迷糊起来。

一睁眼李文出现在一张床上。看着熟悉的水泥板房,熟悉的房间。

“哎!我又回来了,难道是我在做梦?”看到自己回到了库房的房间里,李文猛的摇了摇头,不敢相信的掐了一下自己的胳膊。

“我去,真他妈的疼啊!”

又看了看掐疼的胳膊和瘦小的身体,李文激动了起来。

“这不是梦,踏马的,自己要发了。我的金手指到账了,随身空间,我把库房带来了。”李文哈哈大笑着。

李文原来就是个资深书虫。整天各种历史、年代、穿越文看得数不胜数,自然知道这些东西。顾不得多想,李文起身朝库房外跑去。

推开房门,喝剩半瓶的可乐还倒在地上,库房里货架上满满当当,摆放着各种食品饮料。

“哈哈,还有谁!”

原来还担心自己身体虚弱,又碰上饥荒会被饿死。看见库房的李文瞬间感觉到无比幸福。

李文看到饭桌子上已经坨了的油泼面,肚子又咕咕直叫起来。看着坨了的面条,李文从未感觉到如此的美味了。

急匆匆跑过去,三两下把拉进了肚子,再喝上一口地上的扔着的冰镇可乐。

“真是满足啊!”

吃了面条感觉八分饱,再看看桌子上的大锅盔和油泼辣子,又是口水直流。

“白面馍呀!”

李文的记忆力感觉很久没有吃过这么好的东西了。

夹上油泼辣子美美的吃了一片锅盔饼。他现在身体弱没敢多吃,这个身体很久没吃过这么饱了,吃太多容易吃坏肚子。

看着四周,李文心里不禁美滋滋起来。

自己这一仓库物资,可是硬通货,比钱还实用。李文不禁感慨自己牛皮。

“以后自己不会愁车贷房贷,和娶不到媳妇啦!看来老天爷让自己的重生利大于弊啊。”一想起这些李文心里就乐开了花。

茶足饭饱李文闲了下来,开始在库房转悠起来,仿佛国王巡视着自己的士兵。

一排排码得整齐的货架。饮料、牛奶、汽水,辣条、面包、饼干,零食饮料应有尽有。李文忍不住哈哈大声笑了起来。

走进库房旁边的小厨房,里面平时做饭的家伙事都还在,一应俱全。

面缸里还有满满一缸接近百斤的面粉。角落里还扔着一袋刚开封口的五十斤大米,以及一些杂粮五谷。

“嘿嘿!不错。”

有了厨房这些粮食,李文就不用整天吃零食喝饮料了,那样不健康。(只能说人都是吃饱了撑的,你一天不吃饭你看健康不健康)。

到时候外面的饭不够吃了,自己可以进来改善一下伙食,顺便给家里节省点粮食。

看着库房的大门,李文思考了一下,跑过去验证了一下。可是李文手一碰大门就被弹了回去。

“唉!回不去了。”

还以为打开门可以走出去呢。那样自己就成了两个世界的倒爷,那更牛了。

“算了,人不能太贪。”

有这么一个大库房也算是对自己的安慰吧。

李文坐在院子里伤感了一会。听到脚步和呼喊声,李文暗道不好,应该有人进来房间了。

心里默想出去,李文刚躺好门就被大力推开了。

“哥哥,哥哥你怎么啦!听二狗说你被太阳晒晕了?”

李文转头一看,是自己的弟弟李民和妹妹李娟。两个孩子满头大汗的跑了进来喊道。

李文心里笑了一下,暗道,以前的四爷爷和小姑奶奶这会还挺可爱。

老四李民和老五李娟现在一个八岁一个五岁。

两个小家伙皮肤晒得黝黑,瘦得和麻杆似的,一身满是补丁的褂子穿在身上很不协调。

李文记得这是自己和姐姐李丽穿过的衣服,因为他们已经长大穿不上了。母亲王春梅就改了改让两个小的穿。

现在家家户户都这样。大的穿了小的穿,补丁套补丁,有的人家甚至就一套衣服,平时轮流着出门穿。

由于个子比较矮,老五李娟此时努力的踮着脚,满脸关心的趴在满炕沿上。

“哥哥你好点了吗?”小家伙满脸的问道。

看着两人满手的泥巴和小表情,李文笑着在两个小脑袋上抚了一下。

“哥没事了,就是天气太热了没有水喝才这样的,这会已经好了,你们不用担心。”

小萝卜头李娟听后急忙道:“哥哥,那我去给你倒水去。”说着就要急匆匆往外跑去。

“小娟你回来,哥刚才喝了两大碗,你看看哥哥的肚子,喝得饱饱的。”李文笑着道。

老五李娟一看李文肚皮,惊道:“哥哥,你的肚肚好圆啊!和隔壁家霞姐肚子一样,好像有小弟弟了。"

李文一愣,缓过神,三人都欢乐地笑了起来。

“来,喝蜂蜜水?刚刚我头晕,咱婆给我泡了蜂蜜水,我没喝完,给你们两个皮猴子喝!”李文看两个弟弟妹妹跑得气喘吁吁笑道!

“我们不喝,哥哥你多喝点。等你好了晚上给我们抓知了吃!”小李娟萌萌道。

听到李文说甜甜的蜂蜜水,小李娟咽了咽口水,但还是拒绝了。李民也急忙表态道自己也不喝。

听得李文一阵感动,抚了抚炕头的两个小人指着自己肚子道:“你俩赶紧喝吧,哥吃饱了。喝不下了,一会隔壁九叔家李强来看见就完了”。

“不给坏李强喝,他今天还给我脖子放虫子了,”小李娟气恼道。

两个小屁孩,这才你一口我一口把剩下的半碗蜂蜜水喝完了。

“真甜啊!要是每天能喝到蜂蜜水该多好啊。”小李娟喝完水后感叹道。

李民虽然八岁了,很调皮。但是很护着自己的妹妹,大部分蜂蜜水其实都让小李娟喝了。

李民哈哈一笑,“咱家就那点蜂蜜,都给你喝了,咱婆不揍死你。不过这个蜂蜜水真的好甜啊。”

李民砸吧着嘴说道:“哥,啥时候咱们去找个蜂窝,掏了蜂蜜,那样就能多喝了。”说着小家伙憧憬起来。

李文心中感叹,这个时候的孩子要求是真不高啊,一颗糖果都是奢侈,一点蜂蜜水都很满足了。

“你俩这泥爪子弄得到处泥巴。一会就要吃饭了,小民赶紧带妹妹去洗手,小心咱妈回来收拾你们。”

两人一听,立马向屋外跑去。

现在是农忙时节,一天三顿,两顿稀的一顿干的。一天就靠中午这一顿干饭,所以孩子们都很积极。


其实村子里,像两小只这么大的孩子平时也不得闲。

由于生产资料匮乏,加上连年自然灾害和一些客观因素,大家每天起来都在为填饱肚子而发愁。所以孩子们从小也特别懂事。

李民中午在村里捡麦穗挣工分。小李娟则是跟村里没上学的小屁孩一起打猪草给自己家猪喂食或者拿去村集体的养猪场换工分。

李文坐在炕上看着院子里老四,老五两个小家伙乖乖地在洗漱,感慨着农村孩子生存艰难。

这时院门被推开了,只见一中年妇女,头上顶着一个手帕,风风火火地朝屋子里跑了进来。

妇女矮矮的个子,身体很瘦很瘦,好似一阵风能刮跑似的,额头已经爬满了皱纹,这就是自己现在的母亲王春梅!

上一世自己没有见过祖奶奶。只是听爷爷说他的父亲和母亲,二老去世时年纪都不大,五十岁上下,都是六十年代末生病没的。

“文子!我娃咋样了,可不敢吓唬妈。”在屋外王春梅急匆匆的喊声就传了进来。

“妈,我在我婆房子呢!”李文看见王春梅进院子喊道。

王春梅听声跑进屋子,看见李文靠在炕头上,正笑眯眯地看着自己,王春梅这才松了一口气。

“你个瓜娃子还笑,你快把妈吓死了。我正在场里晾麦子,听跑来的碎娃说你晕死过去了,差点没把妈担心死了。”

“让妈看看,你还热不热,听说你后背被麦茬扎了,我看看咋样了?”王春梅坐在炕沿上摸着李文的头说道。

王春梅翻过李文后背,看着背上十几处破皮已经结痂了,才彻底放下心来。

这时候的农村孩子都皮实得很。平时磕了碰了都没人管,过几天自己就好了,娇细的孩子在农村养不活。

李文接收了原主三爷爷的记忆和身体记忆,所以应付起王春梅很是自然。

李文笑了笑,道:“妈,我这不是早上吃得太少了,又没有拿水,又渴又饿才中暑了。刚才我俊升三爷已经给我看了,而且我刚喝了蜂蜜水已经好多了。”

“唉!都怪这鬼天气,这几年收成也不好,咱家人口又多,每年分的那点粮食都不够吃,看把我娃一个个饿的。”

王春梅抚了抚李文的头抱怨着,李文听了母亲的话,心里也没有一丝埋怨。

现在这年月哪家哪户不是饥一顿饱一顿。父母能把他们姐弟五人拉扯大,没有夭折算好的了。

现在医疗不发达,生活水平又差。小孩能长大成人很是不易,所以才多生多育,不是他们想生,而是“以多取胜”。

接收了三爷爷的记忆,好像原主从小到大很少有吃饱过。

尤其是这几年因为自然灾害,基本上每晚半夜饿醒。一天除了吃饭干啥事都提不起精神。

本来原身上学时,学习挺好,但是架不住每天都吃不饱,肚子难受啊!

中考前一天晚上,饿得实在受不了,偷偷去地里摘了几个生甜瓜吃。

没想到第二天中考拉肚子,拉得晕头晕脑的,直接落了榜。

“也到晌午吃饭时间了,我就不上工去了,今天中午我和你婆给你们做面条吃。”王春梅笑着摸了摸李文的脑袋说道。

“今天把家里剩下那点腊肉做成肉臊子,中午吃肉臊子面,让我娃们都补一补。”

王春梅看着李文和跑进来的两小只都瘦得和麻杆似的,像是下了什么重要决定一样,脸色一正道。

呲溜!门口偷听王春梅讲话的老五一阵咽口水的声音!

“哈哈!!”

李文三人都瞬间笑了。王春梅一把抱过李娟,捏了捏小脸蛋调笑道:“我家娟子馋肉肉了,小馋猫。”

小丫头还不好意思了,小脸一红,抱着王春梅的脖子把头转向门外。

“妈,你上次不是说家里剩下的那点腊肉是留到年底给大哥相亲时带的么,今天怎么能吃啊?”李文根据记忆问道。

“没事,你大哥的婚事,年底在想办法,现在让你们先补一补。家里都好几个月没有见肉腥味了,看你们一个个都瘦的,妈心疼!”王春梅摸了摸小妹李娟的小脑袋道。

“你们几个先玩,妈去洗一洗给你们去做饭。”母亲王春梅说着急匆匆走出了房间。

夏收时节,时间很宝贵,男人一般中午都不回来。都是女人和孩子回家,女人们做完饭,小孩子再带到地里去。所以王春梅才风风火火的。

“你俩坐炕上不?”李文看着地上的二小,笑着问道。

“哥,我们不坐,我一会出去玩。”李民脆声道。

“一会就吃饭了,咱妈今中午做肉臊子面,你跑出去玩,小心回来没你的份了!”李文吓唬道。

听见肉臊子,李民咽了咽口水,坐到小凳子上不出去了。

“哥给你们讲个故事听吧!”看着无聊的两个小家伙,李文灵机一动。

“好哇好哇!哥哥讲故事咯。”小妹李娟立刻蹦了起来,开心地拍着手。

“我讲个西游记吧!你们听过没有?”李文笑了笑说道。

“没有!”

二小都摇了摇头。

“不过我知道孙悟空。”李民举起手喊道。

“好,我开讲了,话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有一颗石子飞落人......。”

“哇!石头里居然蹦出个猴子来,哥哥我们是怎么来的呢?”小李娟张大嘴道。

“你是妈妈从水库里钓的。”李文嘿嘿一笑,摸了摸小丫头的脑袋。

“我才不信,水库都是鱼和水。”小丫头居然不信。

“孙悟空好厉害啊,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那得多远呀!”李民正展开自己的大脑凭空想象着。

时间一晃,二十分钟过去了,这时院子里传来母亲的声音。

“李文,李民,还有李娟吃饭啦!”院子里妈妈王春梅喊道。

“哥,你讲的故事真好听,这孙悟空真厉害,不仅能飞,还能遁地。比我们老师讲得好听多了,等吃完饭你再讲给我们听吧。”李民嘿嘿笑着。

“嗯嗯!”

小李娟也是一脸渴望点头道。

“好了,先吃饭,有空再给你们讲。”李文摸了摸小李娟的脑袋瓜子。

“唉!文娃子,你怎么跑出来了,你身体刚好转,不要乱走动啊!我给你把面端进去吃”,看到李文走了出来,奶奶郭秀云急忙道。

“婆,没事,我主要是又渴又饿,再加上热,才中暑的,现在已经好多了。”

“院子里有风凉快,我就在外面吃吧,屋子里太闷热了。”李文笑着摆手道。

“那好,有啥不舒服你给婆说,我给你端面去!”

一陶瓷大碗灰白色凉面放在了李文眼前。

面上有一大勺肥嘟嘟的红油肉臊子,看起来食欲满满。饭桌两边坐着的二小看的是直流口水。

李文虽然在库房刚吃了半碗面,但是这会看着肉臊子面又饿了。

看来这身体缺乏油水的厉害,身体缺营养,消化速度也就快。

“都不要看了,赶紧吃,一会儿还得给你爸他们去送饭。”王春梅说着把两碗面条放在二小面前。

“好,好香啊,”小李娟抱着饭碗夹起一块油滋滋的肥肉放到嘴里,脸上满是幸福!

李文看着二小的碗里都只有几块肉。看到老妈在厨房没出来,偷偷给二小碗里各夹了几块,乐得小家伙们咯咯直乐。

“婆!我们打猪草回来了,快饿死了,有啥好吃的没。”

二叔家七岁的二小子李勇还没进门就嚷开了。

“哇!有肉的味道,好香啊。”

“三哥,小娟你们偷吃肉。”二叔家三小子李涛喊道。

小妹李娟扒拉着饭,头都没抬,嘟囔着:“我们才没有偷吃肉呢,哼!我在吃饭不想理你们。”

二叔家这两小子是双胞胎,长得一模一样。

要不是李勇嘴角有个小痣,一般人很难分辨两人哪个是李勇哪个是李涛。

这两个家伙调皮得很,是村子里的小霸王。在村里撵鸡逗狗,还爱打架,狗见了都嫌。李民的调皮和这两货一比算是乖宝宝了。

“整天大呼小叫的,让我看看猪草打够了没?没打够猪草不准吃饭,猪没得吃,你们也没得吃。”奶奶郭秀云唬着脸道。

“够了,够了,婆你看,满满一大筐,够咱家大黑两天吃的了。这背篓装得太沉了,我俩给抬回来的,累得要死。”李涛急忙答道。

“肉太香了,我俩要吃肉。”一旁的李勇仰着头急匆匆喊着。

看着两个孙子热得通红的小脸,老太太也没真唬他俩。

笑着抚了抚两个小脑袋道:“都有,都有。你们两个赶紧把草放下去洗手,婆给你们盛饭去。”

“走喽,洗手吃肉咯。”二人抬着一个大竹篓飞快地向后院跑去!

“婆,今天啥日子啊?怎么吃得这么好,面条肉臊子,这待遇简直和过年一样。”

李勇一边捧着比脑袋还大的碗吸溜着面条,闲了还嘴里不停地问东问西。

“今天你三哥中暑晕倒了,后背还被麦茬扎得流了好多血。”

“你大妈心疼你们,怕你们都中暑了,特意拿出年底给你大哥相亲的腊肉做了肉臊子面给大家都补一补。”

“你们今天算是跟着享福了。”奶奶郭秀云点了点李勇的小脑袋瓜笑着道。

“哇!大妈你真好,我都好几个月没吃肉了。”李勇这小马屁精嘴里吧啦吧啦说个不停。

王春梅看着围成一桌的孩子笑着道:“你这皮猴子,就是个嘴甜,赶紧吃。吃完一会还得给你爸他们送饭去。”

一碗肉臊子面下肚,再来一碗面汤走个缝,李文打了个饱嗝,身体瞬间充满了能量。

站起来伸了伸懒腰,感觉也不头晕了,就是后背有点刺痛!

“文子吃饱了吗?没有的话妈再给你弄点,今天你流了很多血得好好补一下。”母亲王春梅从厨房探出头看着李文关心道。

“妈,这一碗肉臊子面下肚,我这会感觉完全好了。头也不晕了,看来还是要吃肉,营养才能跟得上,要是能天天吃肉该多好啊。”李文笑着道。

“你这孩子,谁家天天吃肉啊。城里你姑工人家庭也才十天半个月吃一次肉。天天吃肉,那不成地主老财了。”王春梅笑骂道。

“妈,等我长大了,让您和奶奶天天吃肉,吃到不想吃为止。”李文仰着头道。

“哈哈!好娃子,那奶奶和你妈可等着你呢。”奶奶郭秀云和母亲王春梅闻言笑道。


李文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让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让父母摆脱年纪轻轻就因劳累而去世的悲剧。

“你们几个都吃完饭没?还磨蹭啥,赶紧给你爸他们送饭去。”

母亲王春梅已经吃完,带着一些饭准备上工了,看着磨蹭的几个小子催促着。

“还有阿文,你吃完饭今天休息,不要去地里了,万一又中暑就不好了。”

叮嘱完几个小家伙,母亲王春梅还不忘嘱咐一下李文,说完就急匆匆走了。

二婶崔燕子,二姐李霞,三妹李萍还在麦场里干活呢。早上几人就吃了一点稀的,夏收劳动量又大,现在肯定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母亲王春梅得赶紧送饭过去。

夏收活计忙死人,就怕下雨。真的是从老天那抢饭吃,一刻不能耽搁。

“来赶紧的,给你爸他们把饭送去,小民你来提饭,勇子,啊涛,你俩把这罐面汤抬上,小娟你去拿碗”!

奶奶郭秀云把装面的盆子和装面汤的瓦罐给几人放进小背篓。

几个小家伙早已吃完饭,在一边玩,听见奶奶的吩咐一个个怕被收拾,赶紧拿起小背篓朝门外走去!

“不准偷吃肉,谁偷吃看我回家不收拾他。你爸和你哥他们也好几个月没吃肉了,他们要干重活,得补一下听见没?”怕他们几个小家伙半路偷吃,奶奶郭秀云警告道!

“哦!知道啦,婆,我监督他们。”年龄最大的李民回头笑道

“婆,我感觉身体已经好了,这几天夏收大家都忙得很,就我一个歇着,要不也去地里转转,李文看就他一个人闲着,不好意思道”。

“不敢,瓜娃呢,你出去万一再出现个啥马达(问题)可咋弄呀”!奶奶郭秀云赶紧劝着李文。

“你好好歇一天,你三爷今天刚给你看了,说你还得休养两天,

这几天虽然农忙人手紧张,但也不缺你这一半个人。你今天看病打针就花了一块三毛钱,咱家也不富裕,听婆的你好好歇着。”

李文一听顿时卡住了,嗯了一声,缓缓向屋里走去!

其实李文刚才也确实是嘴上说说而已。这具身体上午流了不少血,加上中暑。虽然有他穿越的恢复加成,但是身体依然比较虚弱,得多加注意。

还有就是奶奶刚才说中午看病就花了一块多,这可是不少钱啊!

这几年自然灾害,收成不好,他们一大家,有五个劳力,一年到头挣的工分算下来,年底也才五十多块钱。

一块多可不是个小数目。一斤上等的富强面粉,才二毛二分钱,玉米面一斤九分钱,一颗鸡蛋也才五分钱。

一块三毛钱可以换差不多六斤面粉,十四斤多玉米面,二十六颗鸡蛋。

现在村里娶个漂亮的媳妇也才五块钱彩礼,普通的一块二块都不用,甚至有的用几个馒头可以换个媳妇。

李文回到房间因为后背被戳伤只能趴着,不然天气炎热容易引起感染。

这具身体已经十四岁了,身高居然不到一米四,这在后世就是废了。

但是这个年月,人们吃得差,身体发育自然也就慢了。所以这个年龄的孩子基本都是这个身高。

“看来还是要多吃点有营养的啊。”

这皮包骨的身材和半废的身高,如果再不好好养养,李文估计他很难挨到明年。

因为他看过一些网络记载。六一年上半年收成很不好,六一年的下半年更是难熬。

很多家庭不到十一月就没有粮食了,加上冬季严寒,倒在了六一年的冬天。

这时院子里传来老太太的声音。“文娃子,你一个人在家好好歇着哈,婆出去找点野菜。”

“嗯,婆,你带上草帽,天太热了不要着急,注意防暑啊。”李文抬头透过窗户喊道。

“知道了!”

老爷子在建国前就去世了,老太太今年快七十岁了,这在农村都属于高寿了,年纪大了也不闲着,整天帮两个儿子操持家务。

家里的两头猪也都是老太太帮着养的,家里的孩子也都是老太太帮忙照顾大的,在整个生产大队,都是很勤快的老太太。

李文趴在窗前,看着老太太提着一个篓子急匆匆地出门去,感慨万千,这时候的人们为了生活真是努力,都是在努力的活着啊!

“不想了,这会没人,去库房看看!”李文烦躁地挠了挠头道。

一个转身,人已经来到了库房的院子里。

“这库房里凉快啊!也不知道什么原理,这库房穿过来后,时间和温度都恒定了一样,温度一直控制在二十五度上下,”李文惊讶道。

李文回头看了看院子里的花园,因为这个库房租的时候是新盖的,花园里也没有什么花,他租来后也没有心情去管理,所以近二十个平方的花园里只有一些杂草散落在里面。

“现在看来扔着不用浪费了,应该种些什么,”看着花园李文思索着,这么大点的地方种啥,一时半会也没啥头绪。

“算了!不想了,先除草,然后看看库房有啥到时在种。”

库房杂物间有很多房东盖房子时留下的农具,李文拿出一把锄头开始了除草,他两世都是农村孩子,除草这点活对他来说小菜一碟。

半个小时,一块三厘的土地平整了出来,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李文很是开心。

“有点累啊,这身体透支得太厉害了,歇一下顺便找找看有什么能种的。”直了直腰,李文自语道。

走进厨房,打开储物柜,嗯,半袋绿豆,还有花生,黄豆,芝麻,干辣椒。

“唉,这些基本都不能种,很多都是处理过的啊。”

“哎,想起来了!”

李文赶紧拉出冰箱旁的小箱子,这里面有李文前世买的蔬菜种子。因为流感大隔离,蔬菜价格死贵,就买了一些种子准备自己种些蔬菜,后面忙得忘记了。

“不错,黄瓜,空心菜,小白菜,菠菜,香菜,大葱,奈斯!很不错啊,”李文眉开眼笑。

厨房里还有一颗南瓜和几个大土豆,南瓜足有二十几斤重,是他回家里拿的老南瓜,老南瓜又面又甜,做南瓜盖被好吃极了,

南瓜这玩意产量大,一个藤最少结十几个大南瓜,每年五月种一两颗,秋天收获好几麻袋南瓜,一直吃到开春,多的都吃不完。

土豆种不了,这是种子公司培育的,自己种退化的厉害。

“嗯,再种几棵南瓜,这玩意好,量大管饱,到时候拿出来几个顶好几天口粮。”

把花园里的草收拢到一块准备待会拿出去喂猪,这些草长得很好,猪肯定喜欢吃,现在闹饥荒,村里草都长不大就被挖光了,平时打的猪草质量也不咋地。

把南瓜沿着花园边种了一圈,到时藤蔓往院子里长也不碍事了,其他的种了一些黄瓜,菠菜,大葱,香菜和从辣椒里抠出来的辣椒种子,地里种得满满当当。

把旁边连接水龙头的软管拿着准备给地皮撒点水,拧了下居然真的有水,这下可解决大问题了。

到厨房一看冰箱居然也有电,刚才在厨房都没注意,这下好了,赶紧向房间跑去,拿出桌子上的手机打开某信,试试发消息,这下却发不出去了,打开电脑网络也连接不上。

一下子坐在了地上,好一会儿,“唉!”一声长叹在房间响起。

“罢了,罢了,有电有水已经是万幸了,不能奢求太多。”李文低声自我安慰着。

歇了一会李文准备把库房彻底整理一下,以便后面随时使用。

一个下午时间,库房的货物已经重新整理排好,李文也对整个库房彻底熟悉了一遍。

以前他只租了一楼,前门楼房间和二楼房间都没有租。

前门里面放了一些房东以前家里的旧衣服家具。还有盖房时房东自己置办的电锯,电钻之类的工具,还有以前拆老家留的农具。

一个家各种零碎很多的,李文都记录在了手机上,后面如果需要可以随时查看。

看了一下手机已经快晚上六点了,再有一个多小时天就要黑了。

李文从库房拿出几袋糖果和江米条,拆开后倒在了一个箱子里,因为包装袋上面有生产日期没法直接拿出去。

一下午时间李文对库房的功能也有了很大了解,库房除了拥有水电外,货品存放区域也处于时空停滞状态。

一杯沸水放在货品区域,一个小时后还是一杯沸水,几乎没有变化。只有休息室和院子以外的时空流速是正常的!

而且他从库房出去后,脑海里也只能清晰的感应和操控到休息室和院子,库房货品区是感应不到也操控不了。所以他要想把东西拿出来,只能在休息室和院子里。

把糖果和江米条抱进房子里,方便后面随时取用。

处理完一切事情,一下午的工作量还真不小。李文身体本来就比较虚弱,出了库房累得趴在奶奶房间里睡了过去。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劳作了一天的社员们,在麦场放好麦子后,陆陆续续开始往家里赶去。仿佛只有家,才能够洗去这一天的疲劳。

老太太早已经回来,看见李文在睡觉,也没有打扰他。静静的坐在院子里处理下午摘的野菜。准备晚饭。


院子里嘻嘻哈哈的声音吵醒了李文,抬头朝窗外面一看,天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夏天的月光撒在院子中央,让整个夜晚微微发亮起来,而此时院子中放着两条长桌,围坐满了人影,一时间谈天说地好不热闹。

李文起身下炕,打开房门,瞬间院子里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哥哥你醒啦!”

一个小身影跑过来扑到李文身上。李文定眼一看,是妹妹李娟。一把抱了起来,捏了捏小脸蛋,笑着道:“你个小调皮鬼。”

小李娟咯咯一笑躲开李文的手,脆声道:“哥哥,我们回来看见你睡觉,我怎么叫你都不醒,你和大黑一样可真能睡。”

李文直接一愣……!

“这妹妹不能要了。”

“你哥这不是身体不舒服要多注意休息嘛。你赶紧下来,不要让你哥抱你了。”闻声从厨房出来的王春梅轻声喝道。

“阿文,身体恢复怎么样了,你这今天可把大家吓了一大跳,现在好些了吧?”二叔李德忠和二婶崔燕子关心的问道。

李文坐到了凳子上微微一笑:“二叔二婶,我就是流了点血。中暑后比较困,中午吃饱睡了一觉,现在感觉好多了。”

“以后干活学精明点,累了就歇歇,少挣几个工分也没事,有我和你爸呢。你还小,把身体累坏了不值当。”二叔轻声说着。

李文挠了挠头,笑着点头,“嗯!二叔知道了。”

“就是,小文你今年头一次收麦子没经验。收麦子蹲的时间久了,就撑着腿慢慢站起来,或者在地垅上坐着歇上一会儿。”

“不要蹲一会儿就直接猛地站起来,那样容易头晕。”大哥李武说道。

李武确实说的很对。人蹲的久了,大脑供血不足,猛站起来容易晕倒。

接下来,二姐李霞,二哥李全都纷纷上来一阵嘘寒问暖关心李文。

家人的一番行为让李文十分感动,这就是他的家人啊!

“好了,都赶紧洗手吃饭了。”二婶崔燕子的声音从厨房传出来!

哗啦一声,院子里的一群孩子都向洗手盆奔去!中午虽然吃的面条,但是这年月大家肚子里都没多少油水,消化快,他们早饿了。

三个洗手盆挤得满满当当,调皮鬼李勇和李涛还不停玩水惹的众人一通抱怨。

“你俩狗日的给我放乖点,不然晚上有你俩好看。”

二叔李德忠的骂声从桌边传来,李勇两人瞬间变成了鹌鹑。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来!都坐好了,谁不坐好,不给吃饭”,老太太郭秀云和两个儿媳端着盆和碗筷走了出来,看着一众孙子孙女轻声喝道。

一瞬间长桌边坐满了安静的孩子!

“现在粮食紧张,今中午吃的肉臊子干面,今晚就吃点稀的。”

“晚饭是野菜玉米面疙瘩粥,一个人再吃一个窝头。”老太太宣布了今晚的供应。

然后老太太开始给一个个小家伙分饭,不一会桌子上响起了一片狼吞虎咽之声。

母亲和二婶给另外一桌主要劳动力分饭。

主要劳力这一桌也并不是吃啥好的,也是野菜玉米疙瘩粥,不过属于半干比较稠而已。因为活计重,大人桌上的窝头也是比小家伙们多了两个。

孩子们也都知道父母哥哥姐姐干重活,吃好点才能养护好身体,都没唠叨!

“阿文你今天流了好多血,这是中午剩下的一点肉臊子,都给你吃吧。再给你多拿一个窝窝头,吃饱才能养好病。”母亲王春梅把中午剩下的肉都放在李文碗里说道。

“妈,大家都吃窝窝头稀饭,我怎么能吃肉呢!”李文不好意思小声道。

“文子,你赶紧吃,大家今中午吃肉还都是托你的福,你身子虚要多多补充营养。”二婶崔燕子看着李文不好意思说道。

“对,阿文就放心吃吧,恢复身体最重要,我们少吃一口没啥。”众人纷纷劝道!

李文红着眼眶点了点头,低头吃了起来。

其实剩下的肉臊子也不多,也就六七块不到二两的肉,但是李文的心里暖洋洋的。

这时候的饭碗也都比较大,都是人头大小的陶瓷碗。

吃了一个窝窝头,喝了一大碗稀饭,李文感觉饱了。毕竟下午他在库房里零嘴不断,也没有干啥重活,不是特别饿。

“爸,二叔我吃饱了。这里还剩两个窝窝头,您二位一人一个帮我消灭一下。”李文看着父亲和二叔笑着道。

父亲李德佑抬头看了看李文调笑着道:“真吃饱了?那我和你二叔不客气了。”

“爸,我今天中午吃了一大碗臊子面。又睡了一下午,又没干活,消化得慢,晚上一碗稀饭一个窝窝头够了。”李文笑着解释道。

父亲李德佑看儿子的表情也不像是矫情,拿着李文剩下的两个窝窝头分给了大儿子李武和二叔家大儿子李全。

大哥李武今年十八岁,二哥李全今年十六岁,现在都已经早早不上学了。

现在两人在家专门种田,是家里下一代的两位壮劳力。但因为都是处在长身体的阶段,平时干活重消耗大,所以都很瘦。

“谢谢大伯,爸,文子。”大哥和二哥客气道。

“一家人客气啥,一个窝窝头罢了。我和你二叔年龄大了少吃一口没啥,你两个大小伙子多吃点好长身体。”父亲李德佑看着大儿子和李全道。

一大家子十四口人坐了两大桌,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李文看着繁荣的大家庭不由得心生感慨,这才是一大家子人啊!

在后世,中华家庭四二一,很多家里直接都兄弟姐妹,很多文化直接断了。

晚上一家人回到房间。王春梅抱着小女儿坐在炕头,看着炕边围坐一圈的儿女,很是欣慰和自豪。

这几年环境不好,很多家庭都糟蹋过孩子,而他们家却没有少一个人,她很满意也很庆幸。

今天老三李文中暑着实把她吓着了,所以晚上准备开个家庭小会嘱咐一下儿女们。

“今天老三中暑着实吓了妈一跳,到现在还没有缓过神来。妈这一辈子没有别的大的追求,就是希望把你们姊妹几个平平安安的养大成人。”

“以后你们几个无论是干活,还是在外面上学,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老人家都曾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你们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妈,知道了,众人齐声应道!”

“阿文,明天你再休息一天,彻底把身体调养好,不敢留下病根子。”王春梅叮嘱道。

“对,听你妈的。”

“阿文,你明天再歇上一天,后天你和李勇他们去打猪草。以后就干些活计轻松点,不要割麦子了。”一旁沉默的父亲李德佑开口道。

“知道了爸,我身体恢复差不多了,明天休息一天就好了。”

“最近农忙大家都是脚不沾地,我也不想再歇着了。”李文看着父母对他的关心笑着说道。

母亲王春梅嘱咐好大家,脸色又是一板,哼道:“以后干啥都小心点,今天老三看病就花了一块三毛钱,咱们家底薄可经不起折腾了。”

“还有阿文,今天因为你生病,吃了给你哥提亲用的猪肉。后面你身体好了就多打点猪草,把家里的猪喂肥点。今年好多分点肉。”王春梅佯装生气道。

“妈,你放心,咱家的猪以后我多照看点。”

“上学时我在书店看过一本养猪的书,上面讲怎么能够养好猪,让猪长的更快。”李文前世家里有养猪的经验,自然胸有成竹。

“多读书就是好。咱家每年过年的猪肉和年货吃穿可都靠年猪了,到时你养好了有奖励。”母亲王春梅听李文说,眼前一亮道。

“哥哥我要吃猪肉,我也要吃肥肥的猪肉。”小李娟坐在王春梅怀里昏昏欲睡,听见猪肉立马清醒过来,流着口水迷糊的看向李文喊道。

哈哈哈……!

一家人又聊了一会家常,时间不早了,就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李家是个大家庭,俩兄弟成家后子女又多,因为母亲还在世,俩兄弟也就没有分家。

李家兄弟两人解放以前在城里粮铺当搬运工。解放后粮铺倒闭也就丢掉了工作。

丢掉工作后兄弟俩回到了老家。因为当时家里还有点积蓄,便盖了一个大院子。

农村盖房成本比较低,无非就是泥巴稻草和木头瓦片。泥巴稻草还有人工不值钱,也就木头和瓦片费点钱财。

李文家里院是两间房子,院子两侧各盖了四间房子。

前门是一个小农具杂物间和一间厨房,还有就是一个吃饭接待人的大厅。

后院盖了两个牲畜圈和一间厕所,还打了一眼井,当时在整个村子也算整齐的一家了。

李德佑兄弟俩一家一侧的房子也好分。

家里房子比较多,李文几兄弟都是各住一间。父母住在靠厨房的房间,奶奶和小妹李娟住在里院,旁边房间是粮仓和储物间。

回到自己的房间,李文一看连油灯都没有,窗户也都是用窗纸糊的,由于是夏天门外用草帘子遮挡着。

李文拉开草帘走进房间。借着一丝月光,房间的布局映入眼帘。

房间还挺大,足有二十平米左右。但里面空荡荡的,只有一张炕和一个小书桌再别无其他。

小书桌上放着化肥袋子做的书包。炕上铺着一张草席,一床薄薄的被褥圈着放在一角,这就是自己在这个家的全部家当了。

夏天还是比较热,但是草席不能直接睡人,由于制作比较粗糙,扎得后背疼。

李文把铺盖铺在草席上,一床单人被褥薄薄的,看起来很陈旧,不过很干净。

李文已经很满足了,他知道村里很多家庭一家五六口人只有一床被子。夏天还好,冬天只能挤在一起睡了。


趴着睡了一会,李文还是感觉硌得慌,起身来到门口插上门栓,回到了库房里。

前世在库房经常搬运货物,磕磕碰碰在所难免,所以李文常备各种外伤药膏,以备不时之需。

李文从家用药箱里拿出外伤涂抹药膏给后背涂抹了一遍,一股凉意从后背袭来,这是药膏含有的薄荷,可以起到止痛消毒的作用。

一看时间才晚上九点钟还早,李文走到货物区,拿出几根火腿肠和面包,回到休息室吃了起来。

其实晚上那点稀饭李文并没吃饱,而且粗粮饭营养有限,所以他得回到库房补一补。吃完东西,又喝了一瓶酸奶,李文才彻底饱了。

拿起手机看了看,上不了网这玩意也就只有基础功能才能使用。幸好李文手机文档里下载了上百本小说,以备不时之需。老书虫的口粮可不能少。

翻看一会困意袭来,身体还没有恢复,睡觉睡觉,养好身体才能更好奋斗,定好闹钟,李文翻身睡了过去。

早晨五点钟闹铃准时响起,李文赶紧穿回到了房间里。

这时屋外已经天色蒙蒙亮了,父母和奶奶已经起床收拾做饭,准备上工了。

前世因为互联网的发达,人们都是手机族。他从来没有十二点前睡过觉,今天一大早起来神清气爽也不困了,就没有再睡回笼觉。

打开房门,看见父亲和二叔正在打磨镰刀,打了一声招呼,“爸,你们起来也不叫我!”

“嗨!这天还早,你们正在长身体,在睡会,准备饭熟了再叫你们。还有阿文,不是让你今天再休养一天么,怎么这么早起来了?”李父道。

“哎,爸,我这是以前上学起得早习惯了。再说我昨天睡了一下午,觉早睡没了。今早就老早起来了,你看要我干点啥。”

“嗯,看你气色还不错。那边还有你哥他们的镰刀,你也一起帮着磨一磨,不过得小心手。”李父看了看李文叮嘱道。

“好嘞!”

李文上一世在家里也磨过菜刀,剪刀,镰刀,轻车熟路。走到父亲旁边拿起一块青石,沾了沾水倾斜着刀刃磨了起来。

“不错吗,磨得像模像样,不错,有个庄稼人的样子,”二叔笑着道。

“嘿嘿,这不是和您二位学的么,”李文摸了摸头笑嘻嘻道。

“阿文,去叫你哥他们起床了,一会吃完饭赶紧下地,不然赶不上要扣工分,”母亲王春梅从厨房里出来道。

磨了一把镰刀,李文站起身伸了伸懒腰,朝房间走去,不大一会儿功夫,一个个小家伙都揉着眼睛嘟啷着嘴,走了出来。

大家洗漱完毕,早饭是野菜玉米面糊糊,就的菜是一疙瘩咸菜,一人一个窝窝头。

大人们吃完饭,陆陆续续已经出发上工了,早上干活比较凉快,可以多挣点工分。

在家里磨蹭了一会,在老太太的催促下,小家伙们也纷纷提着竹篓去地里了。

今天小家伙全部出动捡麦穗。农忙时的工分比较好挣,捡的麦穗称重算工分。适合小孩子干,他们腰软捡得比大人都快。

家里这会就剩下李文和小李娟奶奶三人了。

“婆!我和小娟出去转一转,顺便看打点猪草。”李文提起背篓朝奶奶郭秀云喊道。

“不是让你歇着么,你这身体能行么。”老太太正在收拾厨房喊道。

“可以的,这打个猪草又不是啥重活,而且早上天气比较凉快,我出去转转透透气。”李文笑着摆了摆手道。

“那你去吧,太阳大了早点回来!”老太太看李文精神抖擞的样子也不在说什么。

“走吧小娟,哥哥带你出去玩。”李文背着背篓拉着小李娟走出家门。

“走喽,去玩了。”

小家伙蹦蹦跳的。

走出大门,半个村子映入眼中?李文所在村子叫三星村,村里全部姓李,是一个祖先传下来的。

村子分为前后两排,一排长大概二百米,整个村子大概一千多人,算是个不小的村落了。

村里大部分建筑是和李文家一样的泥巴房,只有少数是泥巴砖头混合房。那是家里在城里有工人和军人的家庭。

村里只有一户砖瓦房,是原来的土主的。不过解放后全家跑了,就用做了村里办公,现在改为生产大队。

现在空气没有污染,早晨起来空气格外清新,混合着一股麦香味,这是因为大队场里正在碾麦子。

“哥,咱们去哪玩啊,”小李娟拉着李文的手抬头问道。

“走,哥带你去河里钓鱼”,李文笑着道。

“可是妈妈不让我们去玩水啊,被知道了要打屁股。”李娟捂着屁股皱眉道。

小家伙前段时间刚和村里小伙伴一起去过村里的水库,被母亲王春梅逮到了一顿揍,现在有点怕。

这时候的孩子很野,防范意识也差,每隔几年村里水库就会有孩子落水。

“放心,咱们不下水,哥哥有钓鱼的家伙事。”李文拿出口袋里的鱼线和鱼钩亮了亮。

“哇,哥哥,你哪来的鱼钩和鱼线?咱们村里就村长爷爷家铁蛋有,还是他偷偷用花婶的缝衣针烧的。”小家伙惊喜道。

“嘘!不要大声,被人听见就不好了,这是同学给我的。”李文竖起手指小声道。

李文前世比较喜欢钓鱼,所以库房里渔具不少,因为鱼竿太惹眼了,所以只拿了一卷鱼线和鱼钩出来。

“走喽。”

李娟这下都不用李文带了,直接朝村外的水库跑去。

从村子里一路走去,没有碰见一个大人,基本都是五六岁以下的小孩子在嬉戏玩耍,有的看到李娟后想跟着一起去,都被李文赶了回去。

走出村子不到二里路,下了一个小土坡,一片水库映入眼中,村里的水库不小,有五十亩左右的面积,是一条大河的分叉,平时村里用来灌溉农田。

夏天的早晨虽然温度较低,但是依然闷热。水库里微风吹过,水面泛起一丝丝涟漪,温度瞬间降了下来,让人舒爽不已。

这时水库底下已经有几个小孩在岸边割猪草,在浅水边的芦苇里捡田螺钓泥鳅。

李文从水库就一直在观察寻找,终于在岸边的土坡上找到一根长两米多的细杂木,折了下来。

两米多长的小树能勉强做根鱼竿了。而且活着的树里面有水分,树皮韧性好,钓鱼不容易拉断。

把鱼线和鱼钩绑了上去,再拿一个空心小木条做浮漂,一个鱼竿就做好了。

小李娟看到后,直拍手叫好,引得水库一边的小孩子纷纷侧目过来。

李文找了一处向水库深处延伸的岸边平整了土地,准备钓鱼。

拿出做好的饵料,向水库撒去打窝。这是他早上用酒泡玉米面和玉米粒,做饵料不错气味也足。

清晨天气凉爽,水面温度也不高,鱼儿都游上来呼吸,仅仅几分钟,鱼漂就开始动了起来。

“哇!哥哥,小木条动了,动了,有鱼上钩了,快,快拉上来。”

小妹李娟蹲坐在旁边看到后立马激动的呼喊起来,引的岸边割草的小孩也纷纷跑过来观看。

看着大呼小叫的小妹,李文很是头疼,钓鱼是个安静比耐心活,不能大呼小叫,从口袋里摸了摸,拿出几个糖果。

“小妹,哥给你吃个好东西,来,嘴张开,”李文笑了笑道。

小李娟乖乖张开小嘴,李文一颗糖果塞了进去!

“哇,什么东西,好甜啊,是糖果吗?”小李娟尝到味道,惊喜的大喊道。

吧唧,由于太激动糖果从嘴里掉了出来,小家伙赶紧捡起来看了看塞到嘴里,吐掉粘到水果糖上的土。

李文一看乐了,这小家伙真贪吃。

“哥哥你哪来的水果糖,好甜哇,我从来没吃过这么甜的东西,比蜂蜜水都甜,”小家伙怕糖果掉出来,捂着嘴笑着道。

“这是哥哥上学时帮同学复习功课,他们给的,哥带回来给你吃!”李文轻轻一笑道。

“哥哥你真的太好了,”小李娟笑盈盈的!

这时岸边割草的小孩都跑了过来,李文一看,几个小家伙都直勾勾的盯着他的鱼竿看,笑了笑。

“阿强,你这么早就来割草啊!”李文看见其中一个小男孩是邻居家的孩子。小男孩叫李强,今年八岁,光了个脚丫子,鼻涕长长的。

“文子哥,我早早来找田螺,来得晚了就被别人找没了。”小男孩鼻涕一吸一吸笑着道。

“文子哥,你这鱼竿不用了,能不能借给我?我也想钓鱼吃。”这小家伙太机灵了。

“哈哈!你这小子。”

李文笑了笑道:“这可不敢给你,这是我同学的鱼线和鱼钩,小一块钱呢。”

“而且你年纪太小了容易被鱼拉到水库里,那时候就完犊子了,不是你钓鱼,而是鱼钓你。”

“一块钱,我的妈呀,那我用不起,”小家伙张大嘴惊叹道!

“我好久都没吃肉了,文子哥到时钓的小鱼能不能给我一点。求你了,我帮你干活。”小家伙精的不行。

看着瘦瘦的小家伙,李文也没有拒绝,看着面前五六个小孩拿出糖果给李小娟。

“小娟你给几个哥哥姐姐分享一下。”

几个小孩都惊呆了,居然是彩色纸包的糖果!

“哥哥,为啥给他们吃,我不给,”小李娟舍不得道!

摸了摸小家伙脑袋,李文又给小家伙口袋塞了两颗,悄悄道:“这两个是你的,其他的你分享给哥哥姐姐们。你们平时不是一起经常玩么,好朋友要懂得分享!你吃完了到时哥哥再给你。”

“那好吧!”

小家伙还是不情不愿的同意了。

几个小家伙早已迫不及待,急忙接过糖果打开包装塞进嘴里,一瞬间幸福的表情出现在了脸上。

“文子哥,你的糖果太好吃了,简直没法形容,总之比肉还好吃。”阿强这小家伙拍马屁道。

吃了糖,小家伙们把彩色糖纸小心的铺平收起来。这么漂亮的糖纸回去可以好好炫耀了。(糖纸不是塑料的,是纸的)

“阿强你们几个带着小娟去玩吧,顺便帮我割点猪草,到时钓到鱼了给你一条。”李文扬了扬手里的鱼竿笑着道。


“小娟,你和阿强哥哥,招娣姐姐他们一起去玩吧,哥哥这边钓鱼需要悄悄的,你刚才大声说话,鱼都吓跑了,”李文摸了摸小家伙的脑袋轻声说道。

小家伙听到自己刚才闯祸把鱼吓跑了,诺诺道:“那好吧,我去割草了,哥哥你一定要多钓点鱼。”

“去吧,不要去水里玩,不然哥哥下次不带你了,”李文看着不情愿离去的小家伙道。

小家伙走了,李文脑子彻底放松了下来,这小家伙精力旺盛,叽叽喳喳个不停。

拿出饵料一把把向水库撒去,不一会受惊的鱼群又返回来了,这水库里的鱼像是没有被鱼钩安排过,不大一会就有鱼上钩了。

“呦呵,还不小啊!这劲挺大。”

看着鸡蛋粗细的鱼竿微微弯曲,李文猜到这把的鱼获肯定不小,也没敢太用力,毕竟鱼竿是木头的韧性有限,容易折断,慢慢放鱼线遛鱼,接近十分钟时间鱼儿终于没劲了。

李文缓缓拉出鱼获,一条接近半米的大青鱼出现了,摘下鱼钩用双手提了提,好家伙这得有接近二十斤重,他现在的身体提起来都有点沉。

把鱼放进库房的小鱼塘里,他刚才钓鱼的时候把前门一处房间堵住,往房间里收了一些河水,有半米深,二十几个平方的房间可以做个小鱼塘,反正库房是独立空间也不会漏水。

不到一个小时空间的小鱼塘已经十几条大小的鱼获了,李文接下来不准备往空间鱼塘放了,时间也不早了,太阳已经出来了。

水库鱼不少,比较好钓,李文拿出鱼线做了串钩,因为身体原因,只在鱼线上挂了三个鱼钩。

一杆抛下就是静静的等待了,不过几分钟,鱼竿就有了动静,这是鱼儿在试探鱼饵,看见浮漂沉入水底,李文赶忙提起鱼竿,几分钟后两条二斤多的鲤鱼被拉上了岸。

“不错,不错,以后偷偷钓鱼卖鱼就可以发家致富了。”

其实河里的鱼并不是非常好钓,而是李文的高成本鱼饵,谁家舍得用玉米面玉米和白酒做鱼饵钓鱼啊,还自用就是二斤多。

时间一晃已经上午十点了,这时候水温已经上来了,鱼儿大部分都游到了深水区避暑了,这会钓鱼已经不是非常好钓了,李文干脆就收杆歇息。

钓鱼看似坐着,其实也不是一个轻松的活,用手中鱼竿和水里大鱼斗智斗勇,其实这是十分考验人的耐心和力量的,李文现在已经是双臂酸痛了。

悄悄拿出手机拍下水库的美丽景色,李文躺在岸边的草地上静静的养神。

“哥哥,钓到大鱼没有,我们已经割完猪草了,”远处小妹李娟和几个小孩朝李文跑了过来,边喊着。

“慢点跑,在水库边呢,”李文看着小家伙,二只小短腿跑得飞快,轻声呵斥道。

“阿文哥,你的背篓我们已经给你打满了,咋样,我干活还行吧,”李强小家伙邀功道!

李文摸了摸这小家伙的脑袋,“好,干的不错,有奖励,来给你两条鱼,”说着从水里拿出两条被水草绑着的大鲫鱼。

“怎么样,个头不小吧,两条鱼合起来差不多有二斤了,回去让婶子给你熬鱼汤喝。”

“哇!文子哥好厉害,这两条鱼好大,比我抓的小白条大太多了,文子哥你对我太好了,后面我还给你割草,”小家伙流着鼻涕大声说道。

接着,李文给其他小孩也一人分了一条超过半斤的鱼,让小家伙们赶紧领着回家。

等小家伙们都走远了,李勇拿过背篓把水里剩下的鱼获提了出来,

“好家伙,七八条鲤鱼和大鲫鱼,加起来有二十几斤重,单个都超过了一斤,”可谓是大丰收啊!

小李娟看的惊呆了,张大小嘴指着鱼获,一时竟呆住了!

李文把大部分鱼都埋在了猪草里,只留了三条加起来大概四斤重的鲫鱼,背起背篓,拉着小家伙的手往回走去。

“哥哥,你咋这厉害呢,以前我咋没发现?”小家伙歪着头看着李文感叹道。

李文摸了摸小家伙的脑袋,笑着道:“以前这不是没家伙事么,以后有了鱼线哥哥经常给你钓鱼吃好不好?”

“好呀,好呀!鱼肉可好吃了,李娟要经常吃肉,”小家伙拍手道。

“嗯,一会回去路上有人问,你就说钓了三条,其他的都给李强他们分了,不然被人知道咱们钓这么多鱼会来抢的,知道了么?”

“嗯!知道了,哥哥!我们只有三条鱼。”

从水库回到村里已经快中午十一点了,两人没有再磨蹭,急匆匆往回家赶去,不然等到中午下工,村里大人们看到了就不好了。

这时村里已经有小孩陆续割猪草回来了,村里的嬉戏吵闹的孩子多了不少,偶尔看见树底下乘凉的老人,李文两人也是远远绕开,实在碰上了也就应付一下。

“婆,我们回来了,”小李娟刚进院子门就打呼喊叫着!

“哦,出来了,来了,”奶奶郭秀云从后院走了出来。

“我正在煮猪食,最近猪正在长膘,吃的特别多,小勇他们打的猪草已经吃没了,”老太太皱着眉头说道。

“呀!哪来的鱼啊,还不小啊,今天可有口福了,”奶奶郭秀云看见李文手里提着的鱼获惊喜道。

“婆!这是我和哥哥今天去水库钓的,钓的可多了,还给阿强他们分了好些,”小李娟骄傲道。

“不是不让你们下水么,掉水里咋办,阿文你怎么也不听话呢?”老太太脸色一板道。

“婆,我没下水,这是我用鱼线钓的,李文摇了摇头,说着掏出兜里的鱼线鱼钩,这是我在学校给同学补习作业时,同学送给我的渔具。”

“这是我同学他爸从上海带回来的,那可是大城市,这一点渔具值差不多一块钱呢,”李文笑了笑装作自豪道。

“呦,这可是稀罕物,不便宜啊,这鱼线韧性真好,还有这鱼钩真精致,”老太太接过渔具看了看道!

“我们猪草里还有,说着,小李娟拉着李文把猪草背篓放下来,李文打开上面的猪草,五条硕大的鱼获躺在背篓里,每条都有三四斤重。

“好家伙,你们两个小家伙这是打进了龙王殿啊,这么多大鱼,”老太太震惊了。”

“哈哈!婆,我们厉害吧,这可是我和哥哥一起钓的,”小家伙兴奋道。

李文眯着眼笑着点了点头,不拆穿小家伙的吹牛。

“婆,今中午我们把这些鱼做水煮鱼吃,再用鲫鱼熬个鱼汤,好吧?”李文提了提手里的鱼获轻松道。

“水煮鱼是什么,婆不会做啊!还有这么多鱼,全做啊?”老太太瞠目结舌道。

“婆,我教你,我在书店的书上见过,是川蜀人吃的一种美食,很好吃的,还有这些鱼都已经死了,现在天气炎热,鱼这东西容易发臭,今中午咱们全做了,吃上两顿。”

“那行吧,我今天倒要看看你这小家伙的这个水煮鱼有什么不一样,”老太太笑着道。

“婆,我去处理一下鱼,您去蒸点窝窝头,咱们就吃鱼和窝窝头了。”

“好,好,今天中午听你的!”

李文把猪草放在了后院,从房间拿出一把剪刀处理起鱼获。

这时候很多人对鱼肉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这玩意是肉,“恨”是鱼肉做起来土腥味很重,这是很多人很少吃鱼肉不会处理的原因。

野生的鱼越大,土腥味越重,李文轻轻拍打鱼身抽出腥线,然后挂掉黑膜,不到半个小时十几斤鱼肉整齐的躺在了陶盆里,看的蹲在一旁的小李娟直咽口水。

鱼鳞和一些鱼身上不能吃的东西也没有扔,李文收起来准备烤干碾碎做成鱼粉喂猪是很好的蛋白质,营养丰富。

“婆,能不能拿上四个鸡蛋,我想把鱼腌制一下,”李文看了看忙碌的奶奶迟疑了一下道。

家里还养了四只老母鸡,平时下的鸡蛋老太太都攒着,等多了,拿去供销社换盐酱油之类的补贴家用,或者走亲访友用,很少自己吃,这二天自己身体虚弱,早上老太太偷偷给了他一个水煮蛋。

“啥吃食,这么金贵,还要用鸡蛋腌制。”

老太太嘴上说着,手里没停,从房间里拿出四个鸡蛋出来递给李文,嘟囔着今天中午这饭可是下了大本钱了。

“小娟你去隔壁花婶家借点生姜,她们家今年自留地应该种了生姜,”李娟正在院子里玩,闻言腾腾跑出院子。

不大一会,小家伙腾腾的跑回家里。

“哥给你生姜。”

“我刚去阿强家,阿强和他婆也在杀鱼呢,还夸了我,也夸你厉害,给了我一大块生姜,”小家伙跑的满脸通红骄傲道。

“嘿嘿,你这小家伙,去地里给通知一下大家,中午吃鱼,让大家都回来吃,带到地里吃拉仇恨,说的时候要悄悄的哦!”

小家伙闻言又腾腾的跑出院子了。

“婆,我来说,您做。”

锅台比较高,锅太深了,李文站着胳膊够不着。

炼钢时把家里的铁锅都收走了,家里现在的锅是二叔今年初托关系,从县里五金厂弄的铝锅,灶台后面的还是一个陶锅。

“嗯!多来点油,十几个人吃呢,再放点家里的辣椒酱,葱、姜、蒜、花椒、辣椒下锅爆香,再把这一盆青菜炒一下,来点我爸的酒,然后加水,等水煮开了下鱼,在等个五分钟就好了,”李文看见奶奶加水后笑道。

“我的乖乖!接近二两的猪油呢,阿文这也太浪费了,咱家好一个礼拜的油没了,”老太太心疼直咧嘴道。

“哈哈,婆,这还算少的了,本来做熟了还要泼热油呢,咱们很多工序都省了,不过您放心到时出锅了不比城里饭店里的味道差,”

其实刚才李文偷着往里面放了一小块火锅底料。


五分钟过去了李文揭开锅盖看了看,“嗯!水也开了,可以下鱼肉了,”

“婆,你先下鱼头,鱼头比较大比较难熟,多煮一会。”

不一会鱼头汤加红油的味道已经被熬了出来,香味扑鼻,李文看见锅里鱼头上下翻滚,已经熟了,喊道:“婆,鱼头熟了,可以放鱼片了。”

用鸡蛋淀粉腌制好的鱼片白嫩嫩的,被老太太逐一划进锅里,李文坐在灶台后面烧锅。

“好香啊!我和你爷爷年轻时去长安做工,路过一座大酒楼飘出来的味道就是这样。”

老太太闻了闻锅里散发出来的水煮鱼香味,呆滞了一下回忆道。

“婆,今天我就让你吃上这个味道,鱼肉已经漂上来了,咱们可以出锅了,”李文指了指锅里笑着说道。

“好,好,今天我好好尝尝。”

老太太手脚麻利,一锅水煮鱼汤汤水水一共盛了四大盆出来。

李文给每个盆里都撒上葱花和辣椒段。

“婆,你看这,本来出锅后需要放上辣椒段,花椒香菜葱花,再泼一层热油的,但是现在条件有限,咱们也就不讲究了;以后等生活好了我一定让您吃上正宗的水煮鱼,”李文笑着道。

“您先尝一下看味道怎么样。”

李文夹起一片鱼肉给老太太喂了过去。

“好吃,好吃,真不错,鱼肉很鲜嫩啊,麻麻滴,辣辣滴,吃到嘴里油汪汪滴,很好吃,比咱们县国营饭店的都好”,老太太尝了一口夸道。

其实并没有老太太说的那么夸张,老太太夸奖,一是孙子的孝心,二是最近几年确实生活比较艰难,很久没吃到这么有油水的肉食了。

李文尝了一口,味道确实还不错,虽然油水少了点,但是放到现在已经是很难得的美食了,即使到县国营饭店也很难有这么硬的菜了。

“好了,阿文你也出去喊你妈他们吃饭,我再做个鲫鱼汤就可以开饭了,今天难得这么多肉大家可以吃好点了,”老太太开心的笑着。

“好嘞,婆,您先做着,我去叫我妈他们吃饭,”李文看只剩下一个汤了自己留下也没用了。

此时已经快到午饭时间了,村里有的妇女已经开始急匆匆赶回来做饭了,李文加快脚步向麦场走去。

生产队麦场很大,就在村委会门口,有十几亩地大小,此时麦场里数百人正热火朝天干着,有的大牲畜拉着大石碾,不停的碾着麦子,也几个男的一起拉着小石碾。

妇女们则用木叉不停翻着秸秆好让石碾压的干净一点,有的用木叉把秸秆转移到一边,有的通过风来扬掉麦子里的杂质,一些年龄小点的孩子则用木掀铲着麦子去晒场晾晒。

咚咚咚,生产队的大锣敲响了,下工时间到了。

大人们纷纷找一些树荫底下开始歇息,孩子们则回家去帮忙带饭。

大人们中午不回家就是想多抽点空休息一会,毕竟一天半饿着肚子干活人遭不住,很多人饿极了干活时偷偷吃一把小麦充饥,一下工纷纷找阴凉处开始席地而坐休息起来,只有浅睡一觉才能缓和疲惫感。

“妈,二婶,李文老远的看见母亲和二婶正往远处树荫底下走去,”急忙喊道。

两人看见李文远远喊他们,停了下来。

“怎么了,阿文?不是让你歇息,你跑地里干什么去了,”母亲王春梅问道。

“妈走,你和二婶二姐咱们今天回家吃饭,有好吃的,”李文小声说着,神秘道。

“呦呵!文子,有啥好吃的,神神秘秘的,给婶也说一下,让婶子馋馋嘴,”邻居花婶也在旁边一起笑嘻嘻道。

“嘿嘿,不告诉你,你家阿强也来叫你回家吃饭了,你看,”李文指了指现在村委会门口的李强。

花婶老远看见李强,也急匆匆的走了过去。

“那行,回家,看今天有啥好东西吃,”

二婶把草帽一带,喊了喊远处的二个女儿。

几人匆匆跟着李文从场里往家走了回去,半路上花婶知道了今天的鱼是李文钓的正在等着几人。

路上也没其他人,花婶笑嘻嘻道:“他五婶,你家文子可真能干,今天我家强子帮他打猪草,文子给了阿强两条鱼,小二斤重呢,晌午肯定也是叫你们回家吃鱼的!”

王春梅看了看李文,笑着对花婶道:“阿强帮文子打猪草,他当哥哥的钓了鱼给阿强应该的。”

“好了,不谝了,回家吃饭,吃完还得歇一歇,这几天农忙累的不行,王春梅锤了锤腰埋怨道。”

几人回到家,父亲和二叔他们已经到家了正在洗漱。

看见李文几人回来,正趴在厨房门口的小李娟蹦跳着跑了过来。

“哥哥今天的鱼好香啊,咱婆刚给我吃了一块,说是你做的,你真厉害,”小家伙马屁拍个不停。

“你个小馋猫,小马屁精,”李文刮了刮小家伙的鼻子笑着道。

“赶紧,都洗洗吃饭了,今天饭菜可是丰盛的很,全是肉,”老太太把水煮鱼和鱼汤端了出来。

瞬间香辣味道充斥在院子里,孩子和大人们都赶紧洗了洗坐到桌前。

“哇哦!今天的菜太香了,上面全是油,婆你今天厨艺大涨啊,”李勇和李涛趴在桌子上闻着盆里的水煮鱼惊叹道。

“赶紧坐好,开饭了,”老太太把装窝窝头的簸箕放在桌子上一人分了两个窝窝头。

今中午这两盆肉,两大盆鱼汤吃完,晚上还有,开吃,老太太一声令下,只见早已迫不及待的众人筷子抡的飞起。

“啊,鱼刺卡我喉咙了,”李涛跳起来道!

“来,赶紧把醋喝了,”老太太赶紧把放在桌子上的醋递了过去,小家伙小半碗醋直接端起来一饮而尽,咳咳了几下把鱼刺咳了出来,然后又加入到抢饭之中。

“慢点吃,都急啥,小心鱼刺,”老太太看着吃的欢的众人不停的嘱咐着。

“真的是太舒服,太好吃了,”李民喝完碗里的鱼汤笑道。

做饭一小时吃饭十分钟,不到十分钟众人面前的盆子里都是一干二净。

二叔李德忠喝完最后一点鱼汤,回味着,“小文不错,你小子书没有白读,这水煮鱼,麻辣鲜香,油水又足;中午干完活,吃上这么一口,出一身汗,身子骨立马就舒坦不少,今天这肉量也足啊,比我以前在县城饭店里吃的菜味道都好。”

家里众人也是纷纷点头,皆是被今天的美食征服了。

“用的都是好东西,肯定好吃,就是比较费油,今天一顿饭光佐料就用了二两油,四个鸡蛋,”老太太此时还心疼道。

众人闻言这才知道今中午的饭菜有多丰盛。

父亲李德佑笑了笑,“妈别心疼了,咱们要长远看,阿文这回有了钓鱼的家伙事,可以隔三差五钓鱼补贴家用,一来可以咱家自己吃,二来咱们可以偷偷用鱼肉换点油或者其他东西啊。”

“德才,今晚你和老大在后院窖里挖上个水槽,蓄一些水。”

“阿文,今天晚上咱爷俩再去钓些鱼,明天晚上去城里你大姑家,托你姑父给咱们换一些东西,”李德佑笑着道。

众人闻言,眼前一亮,大姑父在城里机械厂当工人,现在工人待遇好工资高,比较富裕,可以通过大姑父换一些农村没有的物事。

“家里说的话不要在外面说,谁在外面乱讲看我不收拾他,”几个小的早已吃完饭跑出去玩了,家里就剩下大点的了,父亲李德佑看了一圈警告道。

中午众人都吃的心满意足,等到休息好了时间纷纷下地走了。

午饭后,李文午休了两个小时,这几顿吃的油水比较足,李文明显感觉体力恢复了不少,身体的无力感已经消失了。

“婆,猪又叫了,我去喂一下猪,李文提起猪草说道。”

猪圈里两头一百多斤的土黑猪正哼哼唧唧的拱着猪圈门,看到来人后声音更大了。

李文呵斥了一下,拿出昨天在库房拔的野草扔进猪槽里,两头猪争先恐后的吃了起来。

“阿文你咋能直接喂猪草呢,这要煮一下的,不然猪吃了容易拉肚子,”奶奶郭秀云这时走到后院,看到李文喂猪呵斥道。

“婆,猪草不能煮,煮了就没有营养了,而且您煮猪食时还老盖锅盖,那样猪吃了才容易生病拉肚子,”李文朝着老太太一字一句说道。

“这不是老一辈,一直以来都这样养猪,煮猪食吗!”奶奶郭秀云道。

“奶奶,你看野猪吃猪食不,它们主要吃青草,草籽,野果,还有偷吃庄稼,咱们给猪喂煮猪食很容易让猪生病,村里每年好多猪都养不大死掉了,咱家为啥养两头猪还不是防止死掉,”李文给老太太分析着。

“而且我在书店看过一本养猪的书,人家书上说科学养猪,猪半年就能出栏,可以长到二百斤重,咱们呢,开春抓猪,年底杀猪,整整一年,猪也不一定能长二百斤对吧,”李文笑了笑说道。

“人家大型养猪厂,一次养几千上万头猪,如果都煮猪食那得多大的锅?所以大型养猪厂都是喂的干料和青储草,”李文给老太太科普道。

“这几年,年景不好,咱们也没有那么多饲料喂猪啊,再说老祖宗传下来一直都是开年抓猪,年底卖,”老太太倔强道。

“婆,最近我钓的鱼,我准备卖了换钱,到时去队里抓一只小猪仔,我要试试书上说的科学养殖能否成功,如果可以,那咱家一年能赚不少钱,公社也能给不少奖励,”李文思考片刻回答道。

“可以,到时候你爸回来了,你和他商量,你也长大了,只要不乱来家里都支持你,”老太太笑着说道。


“婆,我知道了,我就是想让咱们家的生活过得好一点,大家都能吃饱饭。”

“这几年闹灾荒,收成不好,咱们家人又多,大家整天饿肚子。”

“中考前一天晚上饿得慌,吃了生东西闹肚子虚脱得厉害,才没有考上高中。”

“本来我还想今年再复读一年的,但是在家的这几日我也想开了,即使考上了高中,咱们农村户口毕业后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还不如早早回家帮助您和爸爸他们支撑起这个家。”李文和老太太说着自己的见解。

其实李文知道再过几年,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就要开始了,最多读到高中,上大学也等于白上,所以继续上学已经没了意义,还不如早点步入社会。

“娃啊,你真的是长大了呀!老太太听完后,轻轻地抚摸了一下李文的头发感慨道。”

李文趴在猪圈上边思考,边看着二头猪把草一点点吃完,他在思考他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是留在村里种地,还是去找关系进城里工厂当工人!

在村里种地,由于当前政策的影响未来十几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他如果做得出头了反而会被打倒,家人也会受到牵连。

去城里当工人,以他库房里的物资来说,找个工厂上班,洒洒水啦!

毕竟这年月,城里工人不缺钱,但是缺吃少穿和一些稀有物资啊!只要自己拿出一点物资换一份工作还是很容易的。

但是每天两点一线的工作,也不是他喜欢的,上一世自己就喜欢瞎折腾,毕业后仅仅上了半年班就出来创业了。

怎样才能两头兼顾,既能工作自由,又能照顾好家人,所以李文这几天一直在思考着,前世他可是老书虫了,心里已经有了腹案。

有的人问了,库房物资那么多,偷着拿出来给家里用不就完了?

库房里的东西,一些小东西可以拿出来给家里用能够解释得通,但是一些大点的物件,或者频繁拿出,就会被别的有心人察觉到,大家都不好过,就你家整天大鱼大肉,不查你查谁,毕竟距离那场运动没几年了。

“婆,我出去转转,李文和老太太打了声招呼走出家门,”走到村口的小树林里,李文一闪身回到了库房里。

看了看中午钓的鱼获,都活蹦乱跳地在小水库里游来游去,拿出一袋以前养狗剩下的狗粮喂了起来。

饿了大半天的鱼儿们纷纷争抢起来,一时间房间里水花四溅,李文准备把这个小水库当成一个小养殖区,以后需要了随时取用。

在空间里转了转,李文做出规划,他准备把前门房另一个房间和前门厅当做养殖家禽和兔子的区域,到时全部笼子养殖可以养不少。

厨房旁边有一个小储物间大概十个平方左右,本来是房东单独留作洗浴室的,但是李文用不上,以前也就闲置着。

现在李文准备用来存放粮食,到时收购一些粮食作物可以存放到这里,在厨房隔壁,用时也比较方便。

后院有个过道,就是窄了点,但是也有二十个平方了,可以养殖五到六头猪,过几天公社大集,到时抓几头猪仔养着。

存货区就不大动了,原本货架和库房就没有装满,李文收拾了几组货架,方便以后保存一些新鲜的肉食,瓜果蔬菜,毕竟库房这块空间恒定,比冰箱都好用。

花园旁李文惊喜的发现昨天种的蔬菜居然已经发芽了,让他很是惊喜。

“难道花园可以缩短作物的生长时间?”

“一定是了,正常情况下这些蔬菜种子一般得三到五天才发芽,现在居然一天不到就发芽了,也就是成熟时间缩短了三到五倍的时间,这些蔬菜六到十天就会成熟。”

“先等等,到时蔬菜成熟了再确认具体时间。”李文自语道。欣喜不已,他又发现了一个空间功能。

带着欣喜来到了二楼,整个二楼现在空着,一共有四个房间和一个大客厅,李文暂时还没有想好用啥,只能先用来当储物间好了。

李文拿出笔在纸上不停的记录着,点了点头,暂时就先这样安排,这几天就开始行动。

晚上七点半点,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李文从小树林里钻了出来朝家里走去。

这时人们已经开始下工了,成群的大人小孩开始急匆匆往家里赶,忙碌了一天只想回家好好歇歇。

一群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正在村里供销小商店的门口吹牛,打屁。

看见李文过来,一个青年热情地喊道:“文子,听说你今天在水库钓了不少大鱼,啥时候把鱼线和鱼钩借给哥使使。”

“是守财哥啊,李文看着青年笑着道!我那鱼线和鱼钩是从同学那借的,这是他爸从上海买回来的,一副得二块钱,我给同学补习作业他借我玩几天,”李文笑呵呵的回答道。

“哥你要用也可以,明天下午你来我家,不过得小心点,丢了可得照价赔偿啊,当然尽量不要弄丢了,那玩意挺稀罕的。”

李文早就知道自己钓鱼的事情瞒不住,索性就抬高身价让大部分人知难而退。

“啊!一副渔具就要二块钱,这东西可真金贵,那行,说好了,明天下午收工后我去你家拿渔具。”

看着四周已经围过来的人群,李文点了点头应付了几句,急忙向家里走了回去,他怕被继续缠住。

三星村是个大村子,上千号人,有供销社开的供销小商店,平时卖一些日用生活品给村民,供销商店在村里相当于CBD般的存在,平时也是人群聚集,消息集散的场所。

今天向李文借渔具的就是招娣他大伯家的大儿子李守财,也是李文五服以内的族人,李文早做了打算,谁来借就借给他,不答应肯定不行,得罪人。

钓鱼看起来简单,但可是个技术活,再加上没有好的鱼竿,土方法钓鱼很费鱼线鱼钩的,动不动就会被鱼儿拽丢掉,到时候李守财一赔钱就会吓得有非分之想的人知难而退。

村里的水库生产队只是用来灌溉,里面的鱼也都是野生的,钓鱼是允许的,但是不让网鱼,因为公社每隔几年会组织渔船前来拉网捕鱼。

而且水库钓的鱼只能自己吃不允许拿到集市售卖,被查到可是投机倒把的,所以到时村里人借鱼钩只能钓鱼自己吃,丢了鱼钩却得赔钱,肯定就没几个人愿意向李文借了。

推开院门,一家人也都已经下工回了家,正在洗漱。

“阿文回来了,赶紧洗手吃饭,晚上还有事,”父亲李德佑照顾道。

因为全家人都在,李父也没有说破干啥,今天的晚饭依旧丰盛,中午剩余的两大盆水煮鱼。

“今晚主食就没有窝窝头了,只有玉米面糊糊,大家将就着吧,家里粮食不多了,”老太太看着一众人都盯着水煮鱼猛瞧,都嫌弃的看着玉米糊糊,脸色沉重道。

刚才还笑嘻嘻的众人瞬间安静了下来,这几年粮食一直不够吃,到了冬天为了省粮食,经常一天就吃一顿饭,幸好农村冬天都猫冬不干活,大家也都是多睡觉扛饿。

但是一到二三月份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就开始见底了,这时候又常常是倒春寒,很多老人撑过了冬天却倒在了春天。

他们家条件算好点的,到了春天后,全家上阵挖野菜,加上父亲和二叔以前在城里做过工认识面粉厂的朋友,可以弄点计划外的粗粮,城里大姑在接济点,可以挨到夏收分粮。

这几年每次一提到没粮,大家心里都发慌,毕竟大家都不想挨饿。

“今年夏收我看了,收成一般,这几年公粮又多,今年我估计分的粮不会多的,秋收那点粮食肯定吃不到来年夏收,咱们得早做打算,”母亲王春梅脸色发愁道!

看着众人愁眉苦脸的样子,李文笑了笑打破沉静道:“大家不用太担心,我会钓鱼,最近我多钓些鱼,咱们完全可以吃到夏收结束,到时在大家在一起想想办法。”

李父看着李文欲言又止的样子,心里肯定有了想法,看着桌上的鱼肉和玉米糊糊点了点头笑着道:“吃饭,吃饭,粮食的事情,我和你二叔他们想办法,你们只要好好听话,干活就行了,”这才把大家的思想从天外拉了回来。

“哦!开饭了,吃鱼肉咯,”小李娟没心没肺的喊道。

大家看着小家伙无忧无虑的样子,纷纷一乐,也都放松了下来。

晚饭又是一阵刀光剑影,今天的美食着实让全家人都很满意。

吃完饭,时间已晚,干了一天活的大人小孩也都纷纷疲惫不堪,等一众孩子全都去睡觉后,一众大人坐在饭厅里休息聊天,并且为接下来日子的吃食发愁。

过了二个小时已经到了深夜,李文和大哥,二姐,二哥来到了饭厅里。

“爸,我们歇好了!”

老大李武看着几位长辈轻声道。

“嗯!老大你和你二叔去挖水槽,你二婶和你妈还有小霞给你们打下手,我和阿文,阿全去水库钓鱼。”大家晚上尽量动作轻一点。

“走阿文,咱们从后院翻墙出去,开门有动静,还是得小心点。”


爷三乘着月光,从后院的墙上匆匆翻过,翻过后院就是村外的自留地,一般各家各户的自留地都是分在庄子后面方便做务。

走了一会,几人准备出村了,李文因为有空间耳目比较灵敏。

“嘘!大家别动,前面有人。”

两人闻言立马停住脚步向前望去,只见前面的地里有一道身影正在地里劳作着,听见李文这边的动静,喊道:“谁在那里”。

李文耳朵扫过,拿起土块朝前面的草丛一扔,只听吱的一声响起,人影愣了一下,这才低下头继续劳作。

嘴里嘟啷自语着:“原来是只老鼠啊,吓老子一跳。好了,不干了,天色也不早了,回家睡觉。”又干了一会好像被吓着了,拿起农具扛在肩上走了。

“这大半夜的还在干活,这老六可真是勤快啊。”父亲李德佑听清了人影的声音,轻轻一笑道。

“呵呵,刚才吓我一跳,就怕被发现了,还是小文激灵。”李全拍着胸脯道。

“赶紧走,还得留时间钓鱼呢。”三人匆匆地向水库奔去。

不大一会三人来到了水库边,因为昨天李文钓鱼的地方有村里的抽水站,抽水站晚上有人驻守,所以三人没敢过去,而是从一处偏僻的土坡爬了下去。

“爸,您和二哥先把这块钓鱼的地方平整一下。”我去找根鱼竿,李文找了一块合适的平台,这里比较偏僻,刚好有处水深合适,应该有大鱼在底下栖息。

跑出二十多米,从空间里拿出昨天折的小树,顺便拿了一点发光胶带,准备缠在用来做鱼漂的小木条上,不然晚上看不见鱼漂。

“嗯,好了,爸你和二哥躺一旁休息去吧,不用再收拾了。”看见父亲和二哥用手刨了一片干地,李文小声道。

“我看着你钓鱼,阿全你先睡会。”父亲担心儿子一个人笑了笑道。

李文没有说话,拿出兜里准备好的饵料向水面撒去准备打窝。

“嗯,小文,你撒的什么东西,闻起来一股酒味,”李德佑疑惑道。

“爸,这是我做的饵料,用的是您房间里的酒拌的。”李文嘿嘿一笑。

李父摇了摇头没说什么,静静地看着李文的操作。

“这钓鱼得先打窝,撒饵料。如果就挂个蚯蚓等鱼上钩,那不得慢死。这是我特制的饵料,气味比较重,撒到水里鱼老远就能闻到。”李文说道。

“哦,原来钓鱼还有这么多学问。”李父点了点头。

“这都是从书上看到的!”

晚上天气凉爽,鱼儿都游到水面上找食吃,不一会李文透过月光已经看到水面上有鱼儿开始聚集了。

黑夜里荧光胶带缠绕的鱼漂在水面很清晰,鱼漂不时轻轻挪动,这是鱼儿在啃食鱼钩上的鱼饵。

“上钩!”

看到鱼漂下沉,感觉有鱼拖着鱼钩,李文立马提起鱼竿,好家伙,好大的力气,一个趔趄,差点把李文拉到水里,吓得他立马稳住。

“阿文要不要我帮你?”父亲看到鱼儿上钩欣喜道。

“不用了爸,这钓鱼得用巧劲,不然容易跑鱼。”李文一边遛着鱼一边和父亲说道。

十几分钟的奋战,一条接近二十斤的大鱼被李父用麻袋做的捞网拉上了岸。

这时一旁躺着睡觉的李全也被吵醒,看见巨物上钩很是激动。

“好了,爸你和二哥用绳子把鱼嘴绑上,放到水里这样,鱼不会轻易死掉。”

接下来两个多小时李文整整钓上来十几条鱼获,分别从二三斤到二十斤不等,让一旁看着的李父和李全兴奋得不行。

期间也有一条超过三十斤的大鲶鱼上钩,但由于力气太大,鱼竿差点都被拉断了,最后还是拉断了鱼钩跑路了。

其实现在最值钱的不是鱼钩,而是拉力十足的鱼线,毕竟尼龙鱼线,也才被美丽国发明使用不久,能在国内出现都是稀罕货。

“走回家,这些鱼已经不少了,再钓就没东西装了。”李父满脸笑容道。

两个麻袋都装满了鱼,小二百斤的收获让几人很是开心。

李父背了一大麻袋,第二个麻袋被李文两人抬着回了家。

李文从后墙翻了回家,让二叔从墙上把鱼获拉了上来,二婶和母亲几人也都纷纷赶来帮忙。

“好家伙,这是用网捞的吧,这么多鱼?”二叔震惊道!

“先把鱼放进水槽养着,不然一会全死了,现在天气热,明天晚上拿到城里,还不得臭了。”李父吩咐道。

几人匆匆把鱼获抬到地窖里,李文家地窖不小,足有三米方圆。二叔和李武两人挖的水槽不大,也就一米五见方,不过放这些鱼足够了。

哗啦,麻袋里的鱼获全部倒进水里,鱼尾巴拍打水面溅起一片水花。

十几条鱼,只有两条二三斤的小鱼漂浮在水面,其他的大鱼生命力顽强在水里活蹦乱跳。

王春梅捡起漂着的死鱼,在看着水槽里的大鱼,满脸喜色。一把拉住李文,亲了一口。

“我儿子真棒!”哈哈笑了起来。

“好了,睡觉,明天还得上工,明晚还得赶夜路进城,困死了,”父亲这时也松了劲,走出地窖打着哈气道。

“我去把鱼腌了,不然明天坏了,你们睡觉去吧,我老太太瞌睡少。”奶奶郭秀云边走边笑,提着鱼朝厨房走去。

回到房间,李文栓上门栓,返回空间,在休息室里看了一下手表,已经凌晨两点多了,不过李文这几天一直下午有睡觉,所以不是特别困。

一个晚上钓鱼抬鱼,让他出了不少汗,身上黏糊糊的,李文走进卫生间洗了个澡出来,喝了一盒牛奶吃了个鸡腿,算是解决了今天的夜宵。

因为怕睡过头,李文没在空间休息,回到房间,躺在炕上的李文给酸痛的胳膊涂抹了一些药膏,这样可以缓解一下肌肉疼痛。

这几天的生活让他感觉过得很充实,迷迷糊糊和周公谈天说地去了。

咚咚咚!

“阿文起来吃饭了。”奶奶的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吵醒了李文。

“起来了,李文急忙喊道!”

今早依然是玉米面菜糊糊,不过没有窝窝头了,每人分了一个小小的蒸红薯。

“阿文,休息了两天时间,身体应该好得差不多了吧?今天可要上工了,吃完饭,你和你妈她们去麦场碾麦子吧。”李德佑笑着道。

“嗯,知道了爸,我身体已经恢复好了。”李文笑着点了点头。

早晨六点钟众人已经赶到了麦场,这时麦场已经坐了不少人,都在聊天打屁。

铛,铛,铛!上工的铜锣敲响了,李文今天和二婶一起拉碾子,母亲和二姐李霞翻麦秆,今年生产队怕社员偷懒,都是分活干的。

早上都干得比较卖力,上午的活几人赶在大太阳出来,已经干了多一半了,早上天气比较凉快,干活也轻松。

中午大太阳开始爬上头顶,众人纷纷戴上草帽,干一干,停一停,不然容易中暑。

中午饭时间很快到了,下工后,李文几人坐在树荫底下乘凉,等着小家伙们送饭。

“哎呀!年轻人就是力气大,你二婶我都没力气了,你小子干活不要命啊,拉着二婶跑啊。”二婶崔燕子抹了抹额头的细汗道。

虽然早上家里吃得不好,但李文出来时,偷偷从空间里拿了几个卤蛋吃了,所以饱饱的,体力也比较充沛。

这几天李文吃喝得好,他又是小孩子,身体恢复迅速,现在除了瘦,李文已经感觉不到虚弱了。

母亲看了看被太阳晒得满脸红彤彤的李文,埋怨道:“你这孩子,就是干活傻干,所以前几天才中暑晕倒的。以后干活,不要太着急,你提前干完活也下不了工,还得罪人。所以大家要一样明白吗?”

李文知道母亲的意思,点了点头,应允。

不一会小家伙们提来了午饭,今中午是玉米面片汤,一人两个玉米面饼子;可见家里粮食真的是不多了,前段时间有时还见点灰面条,灰面,玉米面的二和面窝窝头。

灰面是指九一面,麦子在磨坊磨面成九份面粉一份麸皮,因为含麸皮比较多,所以磨出的面粉发灰,做出的馒头面条成灰白色。

不过他家的条件李文看还算比较好的了,他看见附近很多乡亲都吃的是红薯馍土豆饼,喝的很稀的玉米面糊糊。

吃完午饭,众人在树荫底下休息睡一觉大概一个小时左右,铜锣开始敲响!

下午三四点钟温度能有40℃,太阳热死人,但是李文这具身体好像适应了这种温度,没有感到太多不适。

二婶和母亲轮流换着拉碾子,他一直没有和二姐换,惹得二婶直夸李文长大了。

铛,铛,铛!下午锣敲响了,此时已是傍晚七点多了。

麦场的人群听见锣声,一个个停下了手中的活计,一天的农活干得大家身心疲惫,收拾好农具开始三五成群返回家中。

李文刚到家中,李守财已经在家门口等着了,看见众人问好道:“五婶,十二婶,阿文,你们下工了。”

母亲和二婶笑着打招呼!

“守财哥你也进来,我给你拿鱼线,鱼钩去,”李文笑着点了点头。

“这是五米的鱼线,还有两个鱼钩,提前说好,这东西我同学给我明码标价的。”

“鱼线一米三毛钱,鱼钩一个二毛,哥你钓鱼时小心点,鱼线很金贵,断了可损失不小。”李文嘱咐道。

“嗯,你放心吧,如果丢了,我照价赔偿,不会让你为难的,”李守财拍了拍胸脯道。

“你把鱼线借给守财,到时候其他人找你借咋办,”大哥李武不想李文把鱼线借给别人,问道。

“我刚才说了鱼线珍贵,这玩意要使用技巧,到时他们断了,丢了要赔偿的,其他人自然也不敢借了,”李文淡淡道。

“阿文说得对,不借,要得罪人的。不要说了,赶紧洗漱吃饭,吃完了抓紧休息,晚上还有事。”父亲李德佑道。

晚上吃的依然是野菜玉米糊糊,配红薯,不过多了一条鱼,这是昨晚死掉的鱼,老太太今晚拿出一条,给大家分了分。

吃完饭母亲和二婶收拾厨房,众人纷纷返回房间睡觉,因为晚上要半夜起来赶到城里去。

晚上十一点钟众人纷纷起床来到地窖里。

“今晚先拿一半鱼试水,老二你和我家老大走在前面望风,我和阿全在后面背鱼,阿文你不要去了吧。”说着李德佑看向李文问道。

“爸,我也一起去吧,我想和你学着怎么交易。”李文面色平静道。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