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搭伴读书网 > 美文同人 > 大唐封魔录

大唐封魔录

笑万夫 著

美文同人连载

阎王现世,审杀几多文武官员,是鬼是人?妖月降临,嫦娥吴刚杀招频出,是仙是魔?谁在密谋打开地狱之门,驱万鬼吞灭人间?安史乱世,妖魔苏醒……一个花间任侠的浪荡公子,突然被父亲秘嘱,调查一宗关系大唐国运的陈年旧事,又将牵扯出怎样的秘密?

主角:   更新:2023-08-08 00:3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的美文同人小说《大唐封魔录》,由网络作家“笑万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阎王现世,审杀几多文武官员,是鬼是人?妖月降临,嫦娥吴刚杀招频出,是仙是魔?谁在密谋打开地狱之门,驱万鬼吞灭人间?安史乱世,妖魔苏醒……一个花间任侠的浪荡公子,突然被父亲秘嘱,调查一宗关系大唐国运的陈年旧事,又将牵扯出怎样的秘密?

《大唐封魔录》精彩片段

史家公论:盛唐转衰,由安史之乱起。
而这其中的关键,又在潼关之战。
安禄山率大军十五万兵起范阳,是在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
同月十五日,唐玄宗即已确息安禄山叛乱的消息,开始组织募兵平叛事宜。
有些史家认为,这里暴露出了玄宗后期唐朝的府兵制度的缺陷,地方军力强盛,而中央虚弱,临时募兵不能抵抗强敌。
事实上,当时唐朝中央直属的羽林军有八万人,与安禄山所部十五万军队相比并不算差距悬殊。
而后,又调集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右羽林大将军高仙芝率军据守潼关,二人所率军队总在十五万之上。
哥舒翰所率哥舒铁骑更有二十万之巨。
所以,当时玄宗麾下可以调配平叛的军力远在安禄山之上。
回到开头的话题,唐军彻底溃败的根源在于潼关之战。
潼关,临险据要,易守难攻。
然而,第一波驻守潼关的军队,执行坚守策略的主帅高仙芝、封常清却被玄宗所派的监军边令诚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斩于阵前。
第二波驻守潼关的军队,主帅哥舒翰也采取坚守之策,受杨国忠谏言,玄宗下旨强逼哥舒翰主动出击,因而中伏兵败。
杨国忠在同玄宗西逃的路上,于马嵬驿即被义愤而起的唐军士兵乱刀斩杀,连他那得宠的妹妹杨玉华也遭缢死。
奉命斩杀高仙芝、封常清的监军宦官边令诚被叛军俘虏,后,又为平叛的唐军所获,交由肃宗后,以矫旨枉杀之罪赐死。
好像所有的责任,都杨国忠、边令诚身上。
好像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唐玄宗老迈昏聩,误信谗言。
然而,这中间又有颇多的疑点。
如果说,边令诚矫旨枉杀高仙芝、封常清,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当时安禄山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虎视眈眈。临阵杀帅,大军攻城,岂非自己也性命不保?事后证明,他也确实随着潼关的失陷而遭俘虏。
私仇?当年,高仙芝官拜安西都护副使,大破吐蕃军后,直接将捷报上奏朝廷,触犯了安西都护正使险些赴死。正是边令诚上报唐玄宗,陈述厉害,不仅救了高仙芝一命,更令高仙芝日后飞黄腾达,直坐到右羽林大将军的位子上。
时间已经过去了1300年,帝王将相,也都已成尘埃。
也许,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我们都无法洞悉当时人物的心机。
收罗再多史料,我们也很难断定哪一方观点就是定论。
有时候,历史比未来有更多秘密。
因为,未来可以验证,对于过去,我们只能想象。
也正因如此,历史才那么精彩迷人,由着一代代好事之徒,咀嚼参详。
长安收复,是在安禄山叛乱爆发的第三年,唐至德二年的春天。
至德,是唐肃宗李亨的年号。
肃宗主政含元殿。玄宗被安置在兴庆宫。
回想起自己在马嵬驿一呼百应,处死杨国忠和杨玉环后,带领一众文武与玄宗分道而驰,北上灵武登基称帝、聚兵平叛,不过是一年前的事。
如今,自己的两个儿子李俶、李倓,依然率领着郭子仪、李光弼众人与叛军鏖战,唐帝国的版图随时都有再次被分裂的可能。
长安城,这座昔日繁华浩瀚的大都会,曾经居民二百余万,仅来自西域、吐火罗、康国、天竺、南诏、吐蕃、扶桑、大食等的异国使臣、商旅、留学生、侨民,就有二十余万人,那是何等的繁华昌盛。
眼下更多是断壁残垣,门阀巨贾、官员百姓,百不存一。他收复的长安,不过是一座破败的空城。
现在想来不免一声苦笑,做皇帝,最容易的大概就是登基那一刻功夫。
不过,自己的身上毕竟流着那个伟大的天可汗李世民的血液。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历史证明,唐肃宗,确实是个极富执行力的皇帝。他先是召集流亡的官员回朝,重建各级有司府衙;联络门阀,筹借钱粮充实国库军需;又派得力官员加强对长江两岸仍在唐朝治下各地的生产与赋税管理;同时部署京畿地方官员,修缮城墙、坊市,回流居民、商贾以及各行匠人。
长安,这座昔日繁华的大都正在艰难的恢复着。那些光怪陆离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时代里。
初秋时分。过了午时,阳光便已不再那么刺眼。天气清朗,尽山河大地如画卷般铺陈开去,骑在马上可以望到远处的终南山脉。
出长安城春明门,向东南方的一条大道上。一主一仆,正不紧不慢的策马而行。
走在前面的,是一位年轻公子。他外着花青色蜀锦裁制的宅袖圆领胡服,大领自然的外翻,露出白色缎子的里衣。头上软脚幞头嵌着一小方白玉,长巾不系,任由它飘于脑后。一副不羁的派头。
那时候,长安的世家子弟大多如此装束。
他俊俏的脸上,眉目清秀,天然带着三分笑意。耳朵也生的好,轮廓分明,耳垂肉圆,生就一副菩萨的相貌。一脸笑意不羁的神态,喜人,可爱。任谁见了都想多看几眼。
再看腰间,镶嵌着黑色宝石的革带上,一面玉佩之外,还悬着一口直刃长刀,乌鱼皮的刀鞘,犀角包银的手柄。猜测是一位军功世家的子弟,或者自己在朝中担着武官的职责吧。
公子胯下一匹乌骓宝马,油然似墨,眼目如怒,骄悍异常。
上乘的鞍辔也是西域巧匠打造。这骏马本来十分的威风雄武,只是那黑缎似的鬃毛,却被精心梳理成一个个小髻,每个小髻上又用红绳系上两个小巧的铜铃,随着马蹄踏踏叮当作响。
大概是那公子天生性喜,所以也给这骏马往欢喜里装扮。
身后的仆从,衣饰、马匹自然配着主人的身份。那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小巾束髻,黑黑的脸膛。一副嬉皮笑脸的神情,一张好像生来就没合拢过的大嘴里,一口板牙干净白洁。算不上潇洒俊美,却也十分的惹人喜欢。
他二人,不紧不慢的赶着路,手中的鞭子也不策马,只是在手里扬来扬去,悠然闲逸,好似游荡在阳春三月的扬州花巷里。
这欢乐的一主一仆走在还未及修整尚且破败的官道上,与这战乱艰难的年月很不相称。
约么走了半个时辰的光景。前面忽然传来一阵打杀叫喊的噪杂声响,粗哑的叫喊中夹杂着几声少女的娇喝。
听来不像是正规军队之间的战斗,应该是战乱时丧失家园的流民半路打劫吧,虽然朝廷几经安抚流民,还是会有草寇剪径的消息传来长安。
主仆二人打马疾走上前。
果然是几十名衣衫褴褛的村汉组成的团伙。他们大多用了农作的锄头铁叉做武器,少数几个手里挥舞着在战场上捡来的刀枪,有叛军制式的,也有羽林军制式的。
为首,是一个稍胖些略显粗犷的汉子,不高的身材,袒胸露乳,挥舞一把突厥弯刀,比比划划吵嚷着令手下上前厮杀。
被众人围在中间的,是一架金漆雕画、悬着明黄流苏的马车,驾车的两匹黄骠马披饰着锦缎翎毛,金玉镶嵌的辔头。精美华贵,难怪招来这许多的强人。
护在马车四周的,是四个十五六岁模样的少女。看样貌是汉人女子,却穿着天竺女子的装束,纱制的短衣,金色臂钏与雪白的臂膊相互辉映;齐膝的紧口裤裙,露出曲线曼妙的小腿,脚脖上用五彩丝线缚着紫金的铃铛;小巧秀美的脚丫儿未着鞋袜。
四个娇娃妙态婀娜、身法灵活,与众草寇战在一处,却似跳舞戏耍一般,竟不免令人怀疑是寺庙画壁里的飞天仙子下凡。
黑马上的公子一直笑着,却已看出那四个女子的功夫确实不错,只是她们将吴钩挂在腰间,各自用了豹筋的软鞭与贼人厮斗,招招只落在痛处,不愿取人性命。因此,才与流民草寇缠斗不歇。
笑脸的公子转向那少年仆从,却见那小厮看得痴痴笑笑,两眼紧紧盯在那四个曼妙少女的身上,舌头都快伸出来了。
公子嘴里一声啧响,那痴笑的小仆回过神来,知道公子是让自己赶忙喝止他们。急忙呀呔一声:“你们这些臭烘烘的村野匹夫,还不赶紧从仙子姐姐身边闪开。”
听这小厮口不择言,公子噗嗤一声笑出声来。那众人闻声倒也赶忙停了下来,向这边瞧过来。
为首的莽汉打量一下二人,见他们主仆骏马鲜衣,那仆人模样的少年马后还挂着箱笼包裹。只盘算着来者定是富家子弟,想不多时,挥手分出一拨人手,吆喝着朝二人卷来。
小仆见状,不改嬉皮笑脸,反手解下背后的一对铁鞭。一侧身,便要下马与众人厮打一番。
笑脸儿的公子知道,这样缠斗下去必然也是难解难分,不能令众人知难而退。当即摆手,在虚空里作势一打。小仆见了,一咧嘴,缩了缩脖子,赶紧收起身法。心里盘算,自己这点儿能耐还是得多加历练,以后遇见这样漂亮的姐姐们才好显弄一番身手。
眼看十几个草寇朝自己这边围过来,那公子却依然端坐黑马。他嘻嘻一笑,轻轻抬起左手。众人一怔,不知道那公子会使出什么法门,小心的停在那里,却见那公子只是把手伸向耳边,轻轻捻弄起自己的耳垂儿来。
这是他自幼的习惯,有什么事儿发生时,就会轻轻捻几下自己的耳垂儿。大概他自己也非常喜欢自己那双耳朵吧。
众寇心下咿呀一声,壮壮胆子继续向前。却又见那公子右臂一弯,探向腰间。众寇又是一怔,他们已经看到他腰间的宝刀,寻思着这位公子也必然是个会功夫的厉害角色,只怕他不会像几个姑娘般心慈手软,于是更加的小心。
谁知道那公子却也不取那宝刀,只在挂刀的旁边一个雕花的小牛皮囊里取出一样事物。众寇心中不解,又急又恼,胆大的向前挪动几下,胆小依然然怔在那里。
笑脸儿的公子翻手为掌,托着那一样小巧的事物向前一探,似乎是要给众人一观。只见那公子笑意吟吟,口中似乎默念有词。那手中的物件竟变得越来越大,不多时已高及尺许。
此时众人看得分明,那是一尊木作的护法金刚,手持一柄烈火降魔杵,虽然小巧,样子却十分的勇武凶悍。此时,它竟舞动着身形,一双怒目,似乎正看着自己。
众人心下一惊,并不曾见识过这等手段,自然也不知道它有什么厉害之处。连同那与四女子缠斗的草寇也都呼啦一下,全围了上来。
待那尊怒目金刚大到约莫三岁孩童大小的时候,突然从公子手上一跃而下,轰然落地,砸起一阵烟尘。再看时,竟化作一具十丈开外的金刚巨人,将众人全然遮蔽在身下。那凶神青面獠牙,怒目俯瞰,哇呀呀恶吼震天,巨杵舞在半空随时都会奋力击下将众人砸成血泥肉饼。
草寇这下看得明白,顿时吵嚷着抱头四散。
那四名妙龄的侍女,此刻也看的清楚。虽然道得破这其中的奥秘,却也明白这公子定然有着非凡的手段,不好招惹。更不知道这二人是路见不平,还是另有图谋,于是闪身贴近马车,护的更紧。
众贼散去,四下一片寂静。
秋阳之下,公子手中依然是那件精巧的木雕小头陀,上乘的金丝楠木闪着华丽的光辉,栩栩如生,十分的可爱。
此时,那车中的人大概已窥见所发生的种种。随着一阵清脆甜美的笑声传来,团花苏锦的小帘被一只玉手撩开。
一张漂亮的脸隐在那里,柳眉杏目,小巧的鼻子,浅浅的酒窝,婉儿一笑,露出一颗俏皮的虎牙。那逼人的青春伴着一股慑人的幽香,从她的每一个毛孔流淌出来,溢满这秋日辽阔的天地。
就算是真的死神来了,在她的青春美好面前,也一定会心甘情愿化作一捧花泥。
“谢谢啦!”一声醉人心魂的叫声。
忽然,那女子柳眉一蹙。
因为,她忽然瞥见到那公子腰间的玉佩。那是一件极不寻常的玉佩。虽然隔着十几步远,也能一眼断定就是那件东西。
那是一件玉珏。玉珏,简单说就是有缺口的圆形玉璧。那玉珏缺口的首尾是两个龙头交对,龙身是云雷纹样,造型古拙精美,刀法简练素朴。上面还有一块殷红的沁色。
那件玉珏不是唐时的制样,而是一件上古的玉器。
贞观十五年,唐军大败来犯的薛延陀部。薛延陀首领真珠可汗夷男,不断向唐天子李世民遣使朝贡。这古玉就是其中的一件。几经辗转到了广平王李俶,也就是自己的父亲手里。一年前,父王拿它赏了人。
那车中的少女,给几个侍女略施眼色,两侍女分占了左右车辕策马驾车,余下二女护定于车尾。
那车马是要回长安的。正好路过站在前面的主仆二人,那主人模样的少女看着笑脸公子,又清脆的喊了句:“我们还会再见面的啊!”便着人策马疾驰而去。
原本欢乐的主仆二人,竟一时呆住了,面面相觑一番。那小仆嬉皮笑脸的追问:“公子,什么时候认识了这么漂亮的女子啊?我怎么从没见过。”那公子旋手给他一记栗凿儿,说,不认识。便也驱马前行。
“郡主,你认识那个乐呵呵的公子么?”驾车的侍女问道。她们虽为主仆,关系却如姐妹,许多事都问得。
“他呀!就是那个浪荡公子喽。”
车中的少女故作神秘的说道,不禁脸上微微一热,没有人看到那一抹羞涩的红霞,掠过她梨花般的脸庞。
长安南望,是著名的秦岭。秦岭又名终南山。
周武王灭商后,殷商的遗民伯夷、叔齐认为诸侯伐君是为不仁,是以不食周粟,隐居在秦岭首阳山,以松针、山泉充饥。终南山就成了历代隐士们的圣地。
大约600年后,周王室日渐衰微。老子出函谷关,在楼观台留下了两卷《道》《德》经,后来人们根据老子的经书发展出道教一门,李唐王朝尊老子为祖,崇尚道教。终南山更成了道教的圣地。隐居修仙人的越来越多。
秦岭很大,素有八百里秦川之说。
辋川,只是这终南山千岭万壑中的一条小小溪谷,位于以玉闻名的蓝田境内。
这里有一处别业,本是武后当政时著名诗人宋之问所有。开元年间,转为以少年诗才名震长安的王维所有。十数年经营,颇有诸多得意的地方,文杏馆、看湖亭、竹里馆、辛夷坞等怡人小景,成了王维和朋友们煮茶论禅、弹琴长啸的佳境。
安禄山十五万大军反唐,直破长安的时候。玄宗闻风西逃时只带了皇子皇孙和一些文武重臣。以王维的品阶,不在此列。因此,安禄山攻陷长安,王维毫无意外的成了叛军的俘虏。并被掳至洛阳,供安禄山伪燕王朝装点门面。
这件事,也成了王维人生的巨大转折点。
毕竟在安禄山伪燕政权呆过一段时间。王维被唐军救回后,便有人将这件事报告了肃宗,应该是那些平日里嫉妒他诗才的人吧。王维被投入大狱。
幸运的是,他在安禄山伪燕时写的一首思念李唐王朝的诗被秀才裴迪流传出来,又有平反有功的弟弟王缙愿意为兄长削籍赎罪,这才被赦免,给了个太子中允的闲职。
连番不幸的遭遇之后,王维愈加向佛,过起了半隐半仕的生活。这些也直接影响到他后期的诗画,被人尊为诗佛。当然这是后话。
那浪荡公子和仆从,便是奔向这王维的辋川别业而来。
一天前的夜里,已经是夜禁时分,他收到一封信。信的内容很简单,但整件事,思量起来却非常的令人奇怪。
信,是由父亲的近身侍卫送来亲手交给自己的。父亲有一支二十人组成的近卫队,那二十名近卫跟随父亲的时间几乎比自己的年龄还大。他记忆中,这些人从来没有离开过父亲身边超过五十步。
当时自己正在书案前摆弄着一只木鸟。
前些日子在酒坊喝酒时,认识了一位正在禁宫修缮宫殿的木匠,这些匠人属于九寺五监之一的将作监统管,是皇室御用的工匠。两人酒喝在一处,甚是投机。那匠人便以木鸟相赠。
匠人说,木鸟是自己做工乏味时以殿柱的边角料做的,不成敬意。只是那木鸟内嵌机关,旋转机括可以飞出千步开外,也是旁的工匠不能所及的。
公子试过,匠人所言不虚。因此,夜深了也把玩不倦。
那近卫直接翻窗进了自己的书房,想必不是走的正门,而是游墙进得府内。近卫将信交到自己手上,也不叮嘱什么,只是两句寒暄后,迅即闪身退入夜色,遁形而去了。
信件是以父亲常用的封函装着的,不是竹管木盒,不是蜡丸藏书。不知道这是怎样一封信,竟让那近卫弄得如此神秘。
公子心中奇怪,捏信在手,未曾急着打开。先是掂了掂分量,又弹弄了几番。没有什么可疑的地方。
思量一通,即是父亲差心腹送来,还是先看看信再说。公子当下取出一把象牙小匕,挑开封蜡,展信便看。
噫!一目了然,信的内容很简单。
吾儿。着查访高仙芝、边令诚二人旧事。没有落款。
此外,再无半点信息,也不说查什么内容,也不说急不急,也不说查到何层境地。就这么劈头盖脸的说查访下这两个人的旧事。
是啊,这二人一个死了多年。一个潼关陷落时,被叛军掳走。有什么事,肯定都是旧事。
就在他顾自端详那信的内容时,却忽得见了灯光映透的地方,一片红渍。
翻过来,那显然不是红渍。豁然印着的,是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帅印。如今这天下兵马大元帅可是当今天子的亲儿子广平王李俶。而且战乱之际,这帅印之下的权力毫不逊色他那皇帝老子的玉玺。
这是哪一出?父亲的信简单平常,看不出有什么大事发生。可这背后,却又盖着广平王的帅印,明白告诉自己这是一件天大的差事。
顺其自然吧。公子这样想着,将信收好秘藏。
高仙芝、边令诚都是比自己大过三十几岁的人物,又逢遭战乱,他们两个的事,知道的人也不多了。
不过,他倒是已经想到了一个人,也许他知道,打定主意,便安心去睡了。
主仆二人不紧不慢,倒也在日落时分赶到了辋川所在。
沿着辋河走到一处水浅流缓的地方,那里有一座漫水桥,头大的卵石用铁条箍住砌成三座桥墩,海碗粗细的榆木对半劈开铺做桥面,河水紧贴着桥板流淌而去。
过桥不远,一处山岗前的巨石上刻了“华子岗”三个字。绕过巨石,一条小路沿着溪流而上,直入深谷。二人落鞍,牵马进了幽谷。
山谷里,夕光斑驳,分外清幽。一缕凉风,吹得人心透彻。
最奇的一处,溪底是一块极大的青石,浅溪缓缓,绵延一百二十余步,全无半根杂草、石屑。青石冷然,令那浅浅的溪水,生起无限的清凉之意。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老居士的《山居秋暝》,大概就是在这里得来的吧。这样的地方,真是容易让人生起出世的心意。
王维别业的入口,在一小块较为开阔的空地上,那里杂花野草生得非常茂密。小径没入其中,尽头是一座简单的木门。两根圆木分开树立作为门柱,丈二处又架设几根横木,人字形支了一座草亭。柴门,用去皮的荆条编制,年深日久,木色渐渐有了几分枯意。
右边的门柱上系了一个碗大的铁铃铛,铃锤下端系了一根细长的草绳。
门庭,十分的简单朴素。
要说这王家本也是河东望族。只是王维生性淡泊,后来习画学诗,没有沾染门阀子弟惯有的奢靡游侠之气。近禅之后,愈发的安素旷达。是以,这庄园经营许久,也只是更加幽朴归真,不见半点的艳俗痕迹。
二人拉马近前。那小仆见得公子眼色,去摇动细长的草绳。惊起一只灰色的松鼠,滑下木柱游入了草丛。铁铃声,悠远清扬,在山谷里流转回荡了好一阵子。
应声而来的是一个十一二岁的童子,留着桃形刘海儿。童子一见来人,十分欢喜。因为,每当这位公子来的时候,就会有上好的酒食瓜果享用。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无疑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童子接过公子手里的缰绳,招呼着大家入内,和小仆一起把马匹安顿好后,早已按耐不住,赶忙兴冲冲取下公子带来的包裹箱笼。
此时,已经能看到一处临湖的屋舍,旁边一块巨石,刻有“鹿寨”二字。走到近前,能看到旁边的一处小小渡头。一叶扁舟系在湖岸。
“老居士就在竹里馆。我们直接过去就好。”童子一脸稚气。
公子点头上船。吩咐小仆帮童子一起撑船过去。
湖,不大。只是兴之所至,没有砌筑环湖的路径,任由野树疯长逼压湖面。
竹里馆,是一座“榭”,竹木搭建,茅草棚顶,只有三面围合,临水一侧探出湖去,装了低矮的栏杆。又因馆舍两侧种了许多的毛竹,因而取名竹里馆。
铃声响起的时候,王维正躺在临湖而设的一张胡床上,身前是一张百年的古琴。他并没有弹琴。入秋了,黄昏时,山中的凉气来的更早一些,万物清冷,他正独自伤怀。
他受贬斥后,来的人就少了。来时摇铃的要么是朋友,要么是来送菜送粮的山民。这么晚了,应该是朋友。便嘱咐童子去接引来。
已是晚饭的时候。
浪荡公子推开门,大步进到馆内。不和主人搭话,先嘱咐了小仆和童子取过箱笼包裹,里面有两具精美的竹编食盒,装着在西市小仙居买来的卤牛肉、烤羊腿、酿驼峰、清蒸火腿,还有胡饼、馒头;一具竹笼里装着马奶子葡萄、哈密瓜等果物;三只皮囊里装着西域来的葡萄酒,战乱年代,这些葡萄酒尤为的珍贵。
公子吩咐小仆和童子帮忙,把熟食热好,瓜果洗好摆在盘里,酒也给各自斟好,这才招呼王维过来坐下。
“郭兄弟,还是那么豪爽!”王维任由他们操持着,看上去很享受的样子。
原来这位浪荡公子姓郭。
“哈哈哈哈,同豪爽人且豪爽!老哥请用!”。公子边说,边指了指桌上的酒食。
王维先是看了看那些葡萄和哈密瓜,微笑着说,“这些葡萄和哈密瓜不像是西域进贡的!”
“哈哈哈哈,自然不是。这些是我路过灞河苑的时候,让七宝进去偷摘来的!如今叛乱的事早已传遍番邦,去年那些番国就没来朝贡,今年的也还没到,怕是来不了。皇帝都吃不到西域进贡的葡萄呢。”
灞河苑在灞河东岸,是李唐皇家的田产。后来专门为皇家培植葡萄、哈密瓜、石榴等番邦的果物。虽说都是西域请来的农师,毕竟水土不同,结出的果物,大小色泽也差很多,口味也差一些。如今战乱,那灞河苑的守卫都去了前线,只留了几个老叟。因此被主仆二人钻了空子。
“哈哈哈哈,这等事,也就你这个浪荡公子做得。也亏你如此,才叫得浪荡公子!”王维听完也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两人都不是拘小节的人。王维虽是居士,对酒肉也能乐在其中。小仆和童子也在案前,边吃边为两人斟酒。几个人吃喝的很是快活。
几回酒肉下肚,山中落起了雨。湖面上灯光照过的地方,可以看到轻轻的涟漪。
此间真是快活啊!姓郭的公子想着。长安城里以前只是喧哗,现在重建着,更多了许多的嘈杂。一座小小的山谷里,竟成了世外桃源。
“咦?老哥有新画作成?”这时,他忽然瞥见墙上一幅画,便摇身起来,端着酒杯踱到画前。
画中大雪纷飞,一个人安卧于中堂。
画的是《袁安卧雪图》,袁安是东汉年间的名士,家境贫寒。隆冬时天降大雪,他只安卧家中。走访的官吏问他如何不出去乞食。袁安说,如今天降大雪,大家都难有口饱饭吃,不想去给别人带来麻烦。那官吏以其高洁,保举孝廉。
袁安因此成了历代士人心中安贫守节的榜样。许多名家都有画过《袁安卧雪图》传世。
王维也跟着举杯站起来,斜眼笑看着郭姓的公子。
姓郭的公子没看多久,便看出那画中的惊奇之处。原来,那画中竟还有两株繁茂的芭蕉。芭蕉本是岭南之物,于隆冬大雪中绿意葱茏,是人间没有的。
公子不由心下一震,转瞬又拍手惊呼,恍然有所醒悟,惊呼道:“妙绝。妙绝。这雪中芭蕉堪称千古妙绝!”
“是啊,裴秀才早你几日看到这幅画,也叫它雪中芭蕉,倒是忘了那冻着的袁孝廉!”王维说笑起来。
后来,王维这幅《袁安卧雪图》也真以《雪中芭蕉图》为名流传后世,袁安成了配角。
二人落回座中,酒已没了。公子拿起空空的酒壶,斟在两人空空的杯里。二人举杯痛饮。
王维心中大喜,知道他是真的懂了。脸上流露出难得的满足。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