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搭伴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完整文本阅读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

完整文本阅读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

发飙的芭蕉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穿越重生《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是由作者“发飙的芭蕉”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徐二龙温叶,其中内容简介:了,别人好歹救了你一命,无论如何,我们得感谢人家。”罗春梅道。这事,当时那么多人在场,连一句感谢话都没有,以后厂区的工人,还不知道怎么背后议论他们呢。“嗯,救你的人是谁,我上门去感谢一下。”李永年说。“听说是在河边卖水的,叫什么,不知道。”李迎彤双手背在身后,扣着手指。“去打听打听,县城就这么大,诚心想找人哪会找不着?”李永年说话做事......

主角:徐二龙温叶   更新:2024-01-31 21:0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徐二龙温叶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文本阅读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由网络作家“发飙的芭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重生《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是由作者“发飙的芭蕉”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徐二龙温叶,其中内容简介:了,别人好歹救了你一命,无论如何,我们得感谢人家。”罗春梅道。这事,当时那么多人在场,连一句感谢话都没有,以后厂区的工人,还不知道怎么背后议论他们呢。“嗯,救你的人是谁,我上门去感谢一下。”李永年说。“听说是在河边卖水的,叫什么,不知道。”李迎彤双手背在身后,扣着手指。“去打听打听,县城就这么大,诚心想找人哪会找不着?”李永年说话做事......

《完整文本阅读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精彩片段


县城就这么大,罗春梅怎么会不知道?

罗春梅叹道:“还好,彤彤福大命大,被人救了。”

她温言细语说着,将手中的茶缸子,递给李永年:“喝点水吧,瞧你这急的。”

李永年咕嘟咕嘟喝了半缸子茶叶水,问道:“救你的,是谁?感谢了人家没有?”

“我……”李迎彤语结。

昨天她吓破了胆,哪还记得这些。

“彤彤,你这就不对了,别人好歹救了你一命,无论如何,我们得感谢人家。”罗春梅道。

这事,当时那么多人在场,连一句感谢话都没有,以后厂区的工人,还不知道怎么背后议论他们呢。

“嗯,救你的人是谁,我上门去感谢一下。”李永年说。

“听说是在河边卖水的,叫什么,不知道。”李迎彤双手背在身后,扣着手指。

“去打听打听,县城就这么大,诚心想找人哪会找不着?”李永年说话做事,雷厉风行,起身带着李迎彤,准备去找人。

“等等,带点东西去吧。”罗春梅说。

家里还有几斤苹果,五斗橱里,还有两盒蜂王桨,另外还有几瓶鱼肝油。

罗春梅拿网兜将这些东西装了,看上去,满满当当,诚意十足。

三人顶着烈日,来到桃花河边。

桃花河边,游泳的人,依旧很多,昨天发生的惊险一幕,仿佛不存在。

三人在河边转了一圈,没看见卖凉水的人。

倒是旁边有个卖冰棍的大爷。

“爸,人不在这儿。”李迎彤莫名的松了一口气。

她还真担心在这儿碰见救她的人,总有一点儿别扭尴尬的感觉在。

李永年是个成年人,哪会这么随便放弃。

李永年上前,找这个卖冰棍的大爷买上两个冰棍,递给李迎彤和罗春梅。

既照顾了老人的生意,也让妻子女儿解解渴。

他递了一支烟给这位老大爷,站在他身边帮点上烟。

“这位大爷,跟你打听个事儿,这儿不是有个卖凉水的小伙子吗?他现在在哪儿?”

这卖冰棍的大爷,认出旁边这姑娘:“哦,你就是昨天出事那姑娘?昨天全亏那卖凉水的小伙子啊!”

“你问他在哪儿?我怎么知道?”

“他今天没来,没来就是没来。”

“哦,只知道他姓徐,骑鞍公社的,别的,我也不知道了。”

县城国营饭店。

两开间的门店,刷着朱红色的漆,左右两侧墙面上,写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标语,门楣上大大的国营饭店四个大字立在那儿。

虽然外墙看上去灰扑扑的,可那国营饭店四个字就是最大的金字招牌,可以抵消一切的不足。

全县人民都以能到这儿来下一趟馆子为荣。

此刻,徐二龙、王伯林,还有另一个半秃了头的中年男子坐在这儿。

这一桌,是徐二龙请客,他点了四道硬菜,红烧肘子、火爆腰花、夫妻肺片,再加一个蒜泥白肉,另外还有几个小凉菜。

这个规格档次挺高的。

饶是王伯林这个当伙食团团长的人,也感觉这么一桌菜,诚意十足。

徐二龙再要了一瓶沪洲老窖。

他其实,想要的是茅台。

据说,这时候的茅台,才八块钱。

相比以后价格飞上天的一酒难求,这时候的八块钱,真的太亲民了。

只可惜,这儿没有。

他给对面的两人斟满酒。

那个秃头的男人,就是县水产公司的,姓冯,大家都叫他冯主任。

王伯林所说的搭线,就是搭上这一根线。

这县水产公司的,需要的水产品就大,而且,还要往市里供货,这需求当然不一样。


所以,以前持观望态度的,或者不在意的,也跟着捉些黄鳝来卖了。

“不错,我家小玲挺能干的。”徐二龙笑着夸了她一句。

小玲有些不好意思:“二哥,你别笑我,你知道我没文化。”

其实,她也不过在村小读完,连初中都没上。

还好,这记帐,也就简单的加减乘除,没有太多复杂的操作。

再难一些,估计就不会了。

徐二龙心下打定主意,等九月开学,一定要送妹妹去读书。

****

杨利民几兄弟,在家里等着大家送黄鳝上门。

可他们全村吆喝了好几趟,也没几人送黄鳝过来。

送来的,也就是他们的一些亲戚,数量也不多。

甚至有亲戚当面问道:“你们也是先记帐,后给钱?能保证象徐二龙那样,准时给钱吗?”

杨四气道:“叔,你这话就不对,徐二龙是先欠债,我们也是欠债,你凭什么相信他,不相信我们?”

“我也没相信他啊?前几天,我可一次也没给他抓黄鳝,今天是看见他把所有人欠的钱给补上,我才相信了。”对方振振有词:“否则,我才不会去捉黄鳝。”

杨利民耐着性子解释:“叔,我们肯定会给钱,先欠着。”

“好,你给好好记下帐。”亲戚把今天抓的黄鳝,交给杨利民。

这零零总总加起来,也差不多有一百斤,这已经是极限了。

“不行啊。”杨三叹气:“我们在这儿收黄鳝,就这一点数量,跟我们自己去抓,差不多。”

“只怪徐二龙。”杨利民恨声道:“大家都习惯性的送到他那儿。”

“不如,我们多给些钱吧?”杨三说着他的馊主意:“他一毛钱收,我们一毛五收,那大家,肯定就送到我们这儿来。”

这一想,好象是这个道理哦。

杨四一脸敬佩的看着他:“三哥,你真聪明。”

“唉,今天太晚了,明天早上,我就开始四处吆喝,按一毛五的价格收,把徐二龙的门道给抵死。最好,让他以后没黄鳝可以卖。”杨利民想着这个,嘿嘿笑了起来。

徐二龙,只怪你得罪了我,老子要让你无路可走。

****

徐二龙估摸着时间,听着第一声鸡叫,起来开始装货。

而张金芳起床,默默给他们烙了几张鸡蛋饼,带着路上充饥。

又拿一个大号的军用水壶,灌了满满一壶凉水,半路上解渴。

徐二龙拿张荷叶,把烙饼给包上。

然后,他和喻平一起,把货分批次挑到公路边。

天边亮着启明星,公路上,远远过来两个人影,那是拉着板车的萝卜儿和缺牙齿。

徐二龙微微松一口气。

“大家加把劲,把货送到县城,请大家下馆子。”徐二龙鼓舞着大家。

“真的?”萝卜儿擦擦嘴角:“老子这么大,还没有去县城下过馆子呢。”

缺牙齿嫌弃的道:“切,瞧你这出息,居然没下过馆子。”

他也不想想,他也好不了多少,昨天才开荦。

“大家别怕,只要好好跟着我干,以后,天天下馆子都没问题。”徐二龙给大家许诺。

大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七手八脚,把货物给堆上板车。

昨天是坐着货车呼啦啦而去,感觉轻松加愉快。

可今天,这纯粹就是靠着人力了。

萝卜儿和缺牙齿在前面拉,徐二龙和喻平在后面推。

一千多斤的黄鳝,还是需要一点力气才能推得动。

缺牙齿嘀咕道:“为什么,我们今天就没有货车送了。”

“你们还有货车?”萝卜儿惊奇。

“那是当然,我们昨天就是货车专送。”缺牙齿吹着牛皮不打稿纸。


他走过去,对着两人道:“同志,前面有人搞投机倒把,拉了许多黄鳝在那儿卖。”

这82年,一切还处于混沌状态,市场经济并没有彻底喊响,这投机倒把的罪名,依旧还在。

只不过相对以前,也放得挺松了。

基本上就是处于民不告官不究的地步。

平时睁只眼闭只眼就够了。

这有人主动跑来举报投机倒把,这就没办法睁只眼闭只眼处理了,还得管管。

“人在哪儿?”两个红袖章对望一眼。

“就在粮站那边,你们不信去看。”蒋军说,然后,缩了缩肩:“可你们不能说是我检举的。”

“行。”那两人,看了看蒋军,挥手道:“你走吧,我们不说。”

蒋军拉着他的板车,悄悄尾随在那两个红袖笼的后面。

看着他们走向杨利民几兄弟,蒋军心中,总算大仇得报。

看着杨利民跟着红袖章起了争执,甚至推搡起来,蒋军想笑。

不是仗着人多要欺负自己吗?

现在,我倒要看看,你们有能耐在这儿横着走不?

****

八卦是人的天性。

作为农村人,更爱八卦。

每天劳作那么辛苦,又没有别的娱乐消遣方式,那就只有八卦各种家长里短,作为生活的调味品,让日子不那么枯燥乏味。

现在,大家在地里弄着庄稼,八卦的,就是收黄鳝的徐二龙和杨利民。

前阵子,徐二龙一身擦伤回村的时候,大家认为,他搞投机倒把,被打了。

现在,杨家三兄弟,垂头丧气回来,大家敏感的意识到,有问题了。

“杨利民,你们这衣服是怎么了?是摔跤给撕破了?”有些泼辣的媳妇,大声问出口。

众人停下手中的活,直起腰,哄笑。

杨利民阴着脸,快步往家里走。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好端端的,就招惹上事了。

也怪杨四年轻气盛,居然跟两个戴红袖笼的推搡起来。

而人家,转头回去,叫了更多人过来。

他们三兄弟,平时在村里,看着还算人多势众,可在县城,这完全是不够看。

要不是他求爹爹告奶奶,估计今天回不来。

那一千多斤黄鳝,自然是没有了。

“为什么会这样?”杨利民想不明白。

没有人告诉他,市场上会有人来找他们麻烦啊。

他们平时少于进城,以往,也偶尔听说,街上有红袖笼,抓投机倒把之类的。

只怪上一次,太过顺利,很快就卖掉了那一百斤黄鳝,让他们没察觉有什么风险。

也怪徐二龙,天天挑黄鳝出去卖,让他们误以为,可以大张旗鼓挑黄鳝出去卖。

为什么徐二龙天天卖黄鳝出去就没事,而他们,就有事了?

杨利民几人,打破脑袋也想不出来。

可刚进屋,又有村民挑了黄鳝过来,要卖给他。

“杨利民,快来称称,我这儿,差不多有一百斤黄鳝,来过了称,我再去捉。”

“杨利民,我这儿还有,你来称重量。”

一个个叫着他。

在昨天之前,杨利民听着这些声音,会心情极好,感觉像听见钱哗啦啦响。恨不得全村的人,都捉了黄鳝来卖给自己。

可现在,听着别人送黄鳝过来,他头都大了。

“不要了,不要了。”杨利民抱着头,大声嚷嚷。

“怎么就不要了呢?”

“是啊,我们专程送到你这边来,都不卖给徐二龙了。”

“可不是,我已经跟徐二龙放了狠话,以后都不去他家,你这不收,我们怎么办?”

送黄鳝来的一众人,都是不明白,议论纷纷,想讨个说法。

杨四听着大家七嘴八舌说话,火气腾腾而起。

小说《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