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搭伴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大明:开局屡献毒计,老朱慌了全文

大明:开局屡献毒计,老朱慌了全文

林澈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大明:开局屡献毒计,老朱慌了》,现已完本,主角是林澈朱元璋,由作者“林澈”书写完成,文章简述:穿越到大明洪武,成为一名参加殿试的贡生。深知洪武朝当官不易的他,一心重返前世。奈何系统要求,只有被朱元璋处死,才能回到现代。于是乎。殿试策论上,林澈洋洋洒洒写下《科举取仕,误国误民疏》,一心求死!老朱震怒,将林澈打入诏狱,秋后问斩。本以为要吃些苦头的林澈,诏狱结识一位勋贵二代。没事给他讲讲课,不但没受罪,反而十分享受。“林先生,何为‘资本论’?”“林先生,‘官绅......

主角:林澈朱元璋   更新:2024-02-12 07:0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澈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开局屡献毒计,老朱慌了全文》,由网络作家“林澈”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大明:开局屡献毒计,老朱慌了》,现已完本,主角是林澈朱元璋,由作者“林澈”书写完成,文章简述:穿越到大明洪武,成为一名参加殿试的贡生。深知洪武朝当官不易的他,一心重返前世。奈何系统要求,只有被朱元璋处死,才能回到现代。于是乎。殿试策论上,林澈洋洋洒洒写下《科举取仕,误国误民疏》,一心求死!老朱震怒,将林澈打入诏狱,秋后问斩。本以为要吃些苦头的林澈,诏狱结识一位勋贵二代。没事给他讲讲课,不但没受罪,反而十分享受。“林先生,何为‘资本论’?”“林先生,‘官绅......

《大明:开局屡献毒计,老朱慌了全文》精彩片段


听到这里,朱樉长吁一口气,郑重点点头。

林澈将整个空印案案情等于重新梳理了一遍。

其中细节是如此的真实,令朱樉不得不承认空印案却有冤情。

下一刻。

林澈看着朱樉,笑道:

“唉!我说你小子也别傻坐着,结合我的讲解,把皇上的惩治贪腐做个总结。”

“啊!”

朱樉听了这话,差点给林澈跪下。

你讲三大弊政,咱听着就是了,让我做总结,不是在搞我嘛?

谁知道诏狱哪个角落里,隐藏着父皇安排的校尉,正一字不落的记录呢!

纠结了半天,朱樉苦着个脸,声若蚊蝇:

“那我就说几句!”

“父…皇上惩治贪腐初衷没错,只是方式方法上出现了偏颇。”

“对贪腐的官员一定要严厉惩处,但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将一干无关官员也一棒子打死。”

“正如先生所言,最后将会造成有法不依、执法太严、知法犯法的局面。”

“长此以往,将会官不聊生…”

听闻此言,林澈欣慰的笑了:

“好一个官不聊生,你小子终于开窍了!”

“其实大明官员大多都是普通人,并非大善,更非大恶,只想着把本分工作做好,好好活着,并没有太多的抱负和理想。”

“当今皇上以严刑峻法恫吓官员,动不动就杀头、施以酷刑,这谁受得了啊。”

“所以有些官员就昧着良心,在皇上面前说些假话,夸大其词,想哄得皇上开心。”

“这不免出现像扬州官员舞弊案这样的案子来。”

朱樉闻言深以为然,感觉自己豁然开朗。

扬州舞弊案,缘由是大明建国之初,昔日繁华的扬州城,被战火涂炭,十室九空。

朱元璋一次视察扬州,看到扬州凄惨场面,问随驾的扬州官员五年能否让扬州恢复繁华。

当时在场的扬州知府想在皇帝面前表功,主动向朱元璋汇报,可在三年内让扬州彻底恢复元气。

朱元璋当即大喜,当场将一众扬州官员表扬了一番。

其实,扬州受战争祸害严重,哪像扬州知府所说的那么容易恢复。

眼看三年期到了,扬州虽然在知府等官员努力下市容市貌有所恢复,但距离朱元璋要求的繁华富庶,还有很大的距离。

扬州知府为了能在洪武帝面前交差,让手下将外地流浪人口冒充扬州人口,粮仓也假装堆满了粮食,临街房屋粉刷一新…

当洪武帝派来检查的官员看到扬州表面一派繁华景象。

回去后将情况汇报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大喜,将扬州大小官员大大褒奖,逐一提拔。

扬州知府更是上调中书省得以重用。

然而。

此事过去不久,扬州发生一起命案。

御史韩宜可前往扬州调查,发现扬州根本不像汇报的那样繁华,一切都是扬州官员粉饰的太平景象。

于是将情况汇报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接到这个情报,立刻派出拱卫司的人,秘密赶往扬州调查。

果然如韩宜可所说,自己被扬州大小官员给蒙蔽了。

朱元璋勃然大怒,当场将原扬州知府凌迟处死。

直接涉案官员也都一并处斩,其他官员都押入大牢,等候处理。

扬州府的官员几乎被一锅端了。

现在诏狱中还关着不少的扬州的官员。

“其实,扬州府除了知府和其他几名官员外,绝大多数官员都是无辜的,他们甚至都不知道,他们的知府和皇帝之间约定。”

“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被押入了大牢,有的甚至被砍了头。”

“你说他们冤不冤?”

“你说皇上不问青红皂白就将这么多无辜的扬州官员一并处理了,这些官员找谁说理去。”

“那些被砍头的官员,还能活过来么?”

被林澈一通说教,一墙之隔的朱元璋百感交集,心情变得沉重。

此时。

他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

林澈说的没错,舞弊的是扬州知府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官员,其他人或许都不知道其中发生了什么事。

他们许多人或被牵连,或被杀头,有冤也无处伸。

“看来这两个案子,都是咱错了。”

“还错的很彻底!”

朱元璋对着墙壁,苦笑着自言自语:

“听先生一席话,朕受教了!”

说完,朱元璋朝门外喊了一声,“来人!”

一直在门外等候的都尉毛骧,快步走了进来。

“陛下!”

“跟诏狱的人打声招呼,今后对空印案和扬州案的官员及其家眷,一律善待,没有朕的旨意,不可对他们随意用刑!”

“诺!”

毛骧答应一声,准备离开,又被朱元璋叫住:

“这些官员的伙食要提高,诏狱官员吃什么,他们同等待遇,一旦发现有偏差,唯你是问!”

这就是朱元璋,发现错误能及时纠正,并不觉得跌了皇家的颜面。

吩咐完毛骧,朱元璋对朱标说道:

“太子,你回宫着手草拟一道旨意,朕命你亲自督办空印案和扬州舞弊案,务必将受冤枉的官员,洗清冤白。”

“诺!”

朱元璋布置完,看了眼身旁的刘伯温,看到那张枯瘦的脸上露出欣慰笑意。

就在这时,隔壁又传来对话声:

“林先生,原来你因为这个才不愿为官?”

“我的情况特殊,你不能把我和那些官员相比!”

“先生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学这么多知识,难道不是为了实现人生抱负,光宗耀祖吗?”

林澈的话激起朱樉极大好奇。

“俗了不是!难道学知识就得实现人生抱负?就得光宗耀祖?”

林澈当然不能跟他说自己来自二十一世纪,说了人家也不信啊!

面对朱樉执着的眼神,林澈胡诌道:

“咱就是一个普通人,从没想过什么入朝为官光宗耀祖的事,所以朱家的狗粮,咱也吃不了。”

“何况咱现在得罪了皇上,身上背着欺君罔上、灭九族的大罪,你呀还是离我远点,免得受咱牵连,不值当!”

“朱二,离秋后问斩就剩两天了,算我求求你别再折腾,让我安安心心享受这一世最后的日子,好不好!”

林澈真的被朱樉的轴劲,弄的烦透了。

却发不得一点脾气。

自己这一世遇到这个勋贵二代,也算是缘分吧!

何况这小子心眼不坏,还真心要你救自己,把自己当作老师尊敬!

只是好心办错了事!

小说《大明:开局屡献毒计,老朱慌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这时,老朱开口了:

“老大,你觉得林澈主意如何?”

朱元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双手背负身后,缓缓朝朱标走去。

“父皇,儿臣以为林澈年纪轻轻,却老成谋国,所谋之策均是难得治国之良策。”

“如此经世之才,若能为父皇所用,何愁我大明国祚不能绵延长久?”

“儿臣恳请父皇下旨赦免林澈,大胆启用之。”

朱标放下笔,从椅子上站起来,朝朱元璋深深一躬。

林澈所出的主意,自己就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

就算之前有大明第一谋士之称的刘伯温,面对计策百出的林澈,只怕也甘拜下风。

如此经世之才怎么能屈就在诏狱。

杀了,更是暴殄天物啊!

一时间,惜才之心顿起。

听闻此言。

朱元璋犀利的眼神,久久落在朱标的身上。

沉默少亩,朱元璋才将目光移开,教育道:

“先别急着下结论!”

“此人到底是经世之才,还是纸上谈兵的狂生,咱还要进一步考察。”

看见太子朱标脸上的激动之色,朱元璋却是并没有太多的表情。

与此同时,监舍内。

林澈与朱樉的对话仍在继续。

“我知道刚才教你的知识点,有点超纲了,你知道就行,回头慢慢琢磨。”

林澈今天喝的有点多,有些晕晕呼呼的,看着朱樉问道:“现在离秋后还有多长时间?”

听到这话,朱樉表情一滞。

他知道林澈说这话什么意思。

秋后问斩。

朝廷旨意一下,林澈就将被开刀问斩。

“先生现在距离秋后,还有五天吧。”

“还有五天啊?这日子还得慢慢熬啊!真想快点回到前一世。”

林澈嘴里嘟囔着,朱樉却误会了他的意思,急忙道:

“林先生,您先别着急,等我出去,我一定启禀父…父亲大人,给你在皇上那里求情,一定保您平安。”

“千万别啊!”

林澈赶紧站起来阻止。

“朱二,你就别费那个心了,我犯得是欺君之罪,罪无可赦的。”

“来来来,趁着还有几天时间,我给你多讲一些课。”

“现在我们接着讲,洪武朝的第二大弊政:重农抑商!”

林澈见识过朱二在诏狱里的能量。

想必他父亲在朝廷爵位不低,在朱元璋面前能说上话。

真要是这位爵爷爱子之心泛滥,那可就弄巧成拙了。

想到这,林澈赶紧转移话题,将朱樉的思绪拉了回来。

“重农抑商也是弊政?”

果然,朱樉被林澈的话题转移了思虑。

在大学堂,宋濂等学士经常教导他们这些皇子,农业是天下的根本。

商人逐利,投机取巧。

商人从贫苦农民手里追逐利润,使得农民生活更加困顿。

他的父皇朱元璋农民出身,从小没少受到商人欺负,对商人一直没好印象。

之后。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首先便立下重农抑商的国策。

鼓励农民开荒拓土,勤劳耕种,轻徭薄赋,兴修水利。

同时。

压制商业发展,加征商业税,打击商人压榨农民。

在这一政策下,元末农民最底层的生活状况,逐渐有所改善。

“先生,据我所知,朝廷设立重农抑商的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朝廷的赋税一直都很平稳,貌似并没有问题啊!”

在朱樉看来,父皇设立重农抑商国策,让农民生活有了保障,国库也渐渐充盈。

比元末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朱樉还没来得及说下一句,便被端着酒杯的林澈打断了。

“你觉得没问题,那是因为你眼界不够开阔。”

“不错,在你眼里农民的生活,是有了改善,那是相较于历史上最黑暗的元末时期。”

“不说远的,就看百年前的南宋,虽然打仗不咋的,可人家是真的有钱啊!”

“南宋一年的税收相当于大明王朝十倍的税收。”

“南宋面积小,地少人多,为什么还这么有钱。”

“人家不是靠农民种田,从地里抠出的那么点赋税。”

“靠的是商业、外贸,南宋商业高度发达,让弹丸小国变得极度富裕繁华。”

“所以说,朝廷不要总把目光盯在农民屁股底下那片土地。”

“农业那点税赋,跟商业做大后的税赋比起来,简直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林澈说的激情四射。

隔壁的朱元璋却越听越不是那么回事。

蹭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这小子居然拿弱宋来跟自己的大明朝相比较。

想那南北两宋被辽、金、蒙古压缩在江淮一隅几百年。

什么时候威风过,有钱又能咋的?

想我大明军队,几度北伐,势如破竹,将蒙元鞑子赶回草原。

将中原王朝丢失四百年的燕云之地,重新从草原民族手中夺回。

这是何等的丰功伟绩。

这小子居然拿自己的大明王朝,跟南宋相比。

看到朱元璋一副气咻咻的模样。

太子朱标也站了起来。

爷俩就站在墙壁前,真想穿过墙壁,当面将林澈给怼回去。

这边,朱樉也开始反驳。

“先生,要知道重农抑商政策,不是咱大明设立的,而是传承了几千年。”

“可以说历朝历代,都最重视农业,以农业为根本。”

“而商业一旦做大必然与国家争夺‘山海陂泽之利。’

从事商业多了必然与农业争夺劳动力资源,甚而让农田荒废,威胁国本。”

面对朱樉夸夸其谈。

林澈没有打断他,等到朱樉说完,淡淡说道:

“我给你分析分析,当今皇上为什么会颁布‘重农抑商’政策。”

“当今皇上颁布‘重农抑商’政策,原因有三:”

“其一正如你所说,重农抑商是历朝历代传承下来的政策。”

“其二大量商人各处奔走,获取财富,相当于一股流民,给社会造成不稳定的因素。”

“其三商人四处奔走,朝廷难以管理,连收税都找不到人。

在皇上看来这些商人就是一群毫无价值的社会蛀虫。”

听到林澈的分析,墙对面的朱元璋连连点头。

他心中暗赞,这小子简直是自己肚子里的蛀虫?

这一番分析,简直与他当初制定‘重农抑商’政策时的想法,毫无二致。

在朱元璋眼里,农业是国家财政重要来源,社会稳定的基础。

要保证农业发展和经济恢复,就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农业劳动力。

所以需要安抚农民,防止人口流移。

商人逐利,不择手段。

上吸国家血,下嘬百姓髓。

朱元璋亲身经历过前朝末期的动荡,深知一些大商人的丑恶嘴脸。

还有,商人四处奔走,与民逐利,成为王朝的不稳定因素。

商人虽然有钱,却四处奔波,很难为朝廷提供税收。

在朱元璋看来,商人的存在对朝廷只有弊,没有利。

这小子还能给商人洗地?

小说《大明:开局屡献毒计,老朱慌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